第六十章 传说
六月末,气温没有达到最热,风景却不输给任何时候。各种名花争相吐芳,满院子的佳木欣欣向荣。滕肃走向亭子里的石桌坐下,等着赵璞先开口。
“我来是通知你快点去闲仓。”赵璞快速说道。
刚刚张承也这么说过,滕肃却当做什么也不知道,问道:“为什么?”
“闲仓是最安全的。你父亲对闲仓仓主可不仅仅只有救命的关系。”赵璞解释道。
闲仓由闲仓仓主自己掌管,这个地方靠徐国的南镜,虽是一个撇开徐晋两国的地方,但它在没有独立之前是徐国的地方,徐王之所以没有尽全力动他,一是因为闲仓仓主是他最小的兄弟;二是因为心虚,因为当年先帝转位的人是这位仓主,那时宫廷之变滕相曾救过这位仓主;三是因为闲仓也并不弱小,不是说攻下就能攻下的,再有滕相和闫骁将军的放水,闲仓才平安多年。
滕肃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父亲和闲仓仓主的交情,他只听到过传说,说这位仓主率先垂范,对己严苛,对人知人善用,对事厉行督察,对民仁厚礼贤,是个文武兼通之人。滕肃就算知道了,看看盛镐,看看当今徐王,也只当这是个远方的传说。
不过他没想到赵璞知道这件事,那赵太尉肯定也知道,此时说不定已经派人来监视他。他这么危险的境地还不是拜赵璞父亲所赐,而他的儿子却来给滕肃谈安全!可笑至极。
“那我在盛镐为什么不安全?”滕肃嘲谑的问道。
“滕肃……”赵璞合了合嘴,他不能也不想解释太清楚,因为不管是父亲还是朋友他都不想伤害。
滕肃看着赵璞有苦说不出的样子,也知道自己没必要把对赵太尉的不满发在赵璞身上。
两人都陷入沉默,直到不远处远处传来开门的声音,见玉儿姐姐和明淑搀扶着病弱的母亲从房间蹒跚的出来。
滕肃忙离开石凳小跑过去,赵璞也跟在后面。
滕母面无血色,整个人精神萎靡,可那双透光的眼睛充满了坚毅,她对赵璞道:“赵公子,你们的谈话我都听到了,既然你独自来我府上通知肃儿,想必你父亲并不知道此事,在此,我谢过你了!”
“夫人严重了,”赵璞接着道:“我父亲已派了兵守在各处城门,我会安全的带滕肃出城。”
滕母眼神端凝的点了点头,又对扶着她的明淑道:“通知你哥哥和肃儿一起去闲仓,你先速速去收拾东西。”
明淑看看滕肃,见他默许的点了头,匆匆退下去。
“赵公子,今日情分,来日若用得到我们,我们定当尽全力相报。”滕母再次感谢道。
滕母再次的一番感谢恰到好处。赵太尉如此行事,赵璞此举顶多算是弥补,谈不上什么谢不谢的,滕母再三的用承诺感谢的目的就是让赵璞放心,它日赵太尉若是败露,滕家会以宽相待。这个目的滕母明白,滕肃又何尝不明白。
一切没有玄机,申时过后滕父还没有出宫,滕肃只能听从安排去闲仓。
赵璞不仅有太尉之子的身份,还有廷尉右监的身份,带着滕肃混在一群骑兵当中,明淑也在其中,利用他的身份顺利的出了盛镐城。
为了防止有追兵,赵璞默默的送他们了几里地,方才支开其它的士卒,对滕肃正色道:“接下来你自己小心!”
“嗯”滕肃回了一声,看了一眼赵璞便驾马而去,当马的速度还没起来,只听身后的赵璞喊道:“滕肃……”
滕肃勒紧马头停住后慢慢回头,当他再次看着赵璞的眼睛的时候,听他意味深长地道:“你恨我吗?”
滕肃愣了片刻,道:“不恨,只是狠这世道,恨天下不能太平。”
赵璞嘴角微扬,一直扭曲的眉头终于有了规律的线条,“谢谢你,滕肃。还有,田心生了,是女儿。”
滕肃漏出了笑脸,“我们五个,现在应该就你最幸福,好好珍惜。”
五个人现在都支离破碎,闫武智障,随亓长风去了陇平,徐妍若被软禁,自己严格来说是在逃难的路上,前路茫茫,最可怜的当属自己的妹妹,已不在人世。
赵璞他父亲卖国求荣,他却始终如一,如今他妻女平安,可不是最幸福的吗?
滕肃这次去闲仓和去年去新野一样,不可预测,他担心家里,担心亓音书,担心盛镐的一切,当他再次看看年前的赵璞,滕肃寄予了希望在赵璞身上,他试探地问道:“我还能相信你吗?”
赵璞回道:“我希望你相信我。”
滕肃抱着侥幸心道:“帮我照顾我父亲母亲。”
赵璞点点头,“还有亓音书……”
滕肃此时略感欣慰,一句语重情长的“谢谢你,兄弟!”后,又驱马前行,明淑紧随其后。
夜色已经暗了下来,可见距离本来就短,瞬间滕肃就消失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