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们已成过往的高三时光

“一个犯困的人假装清醒时写的东西,待到真正清醒时去看,错字不要紧,关键是那些像线的东西……你懂的。”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段文字时,我会心一笑,想起了那段两耳只闻窗外事,一心只奔大学梦的高三时光。

高三,在我的印象里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永远都睡不饱的觉。

在离高考仅剩100天的日子里,这种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每个人都争分夺秒,恨不得将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我们都希望通过这种争分夺秒的办法来为自己在这场高考的突围之战中增添一份胜算。所以即使是在深夜,小小的寝室里仍是灯火通明。

白天无限循环着做题-讲题这一固化呆板的模式,晚上通宵达旦地刷题。在这种超负荷的学习状态下,我们的精神状态不堪重负,几近奔溃。

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一个场景: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请数学老师原谅我,我知道在那样一种情况下,老师不可能好到哪里去的)地为我们讲解一道几何题,底下的我们昏昏欲睡。

我用左手撑着大如斗、沉如铅的脑袋,才不至于在这至关重要的课堂上睡觉。我强打精神,在习题册上写下笔记,以作复习之用。

但是当我从厕所洗了一把脸回来,混沌的大脑真正清醒后,才发现练习册上赫然写着朋友的名字!

于是在下课后,我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懊恼地用力擦去我无意写上的朋友的名字。

高三的另一特征是:永远也写不完的试卷。

五天一大考,三天一小考,每天随堂考,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见怪不怪了。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面对试卷却不会写时的挫败和无力感。

我的成绩,虽然总是被大家夸赞成绩好,但在初中时就属于那种中等偏上的;到了高中,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我的成绩开始下滑。

但是我又必须凭借令人交口称赞的好成绩才能继续我的学业。因此,当我在考试中面对空白答题卡以及黑板正上方不断流逝的时间时,可想而知,我的心理压力会有多大。

那天晚上,数学随堂测试一如往常地开始。当我做到填空题的第二题时,我发现我不会做。

老师教给我们应试法门之一是:先易后难,遇到难题先跳过,将它留到最后。

我跳过了这一题,接着往下看,却发现剩下的三道填空题我也是毫无头绪。只有在几何题时,我才找到一丝安慰。

然后我的情绪就奔溃了。我一边哭一边写下我得到学习的机会是何等不易,我辜负了家人的期望等等。

前面提到的大家都争分夺秒,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那么,每天第八节课的下课铃打响后,从十六个教室里喷射出不同颜色的射线,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这是高三学子为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洗澡和吃饭任务,充分利用时间学习的战略战术安排。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为鼓励我们而播放的张杰的《年轻的战场》。

“今天我 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

今天我 就要走向这胜利的远方

……”

我们是即将奔赴“高考“这一战场的战士。这三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不断强健自己的体魄,终于迎来这最后的时刻。在这最后的时刻,我们将战马喂饱,将长矛擦亮,为我们的明天而战。

谨以此文献给我已成过往的高三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听完何平老师的7堂课有一段时间了,闭上眼睛回想,对有些学习内容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因而再学习梳理一遍。 一、确定学...
    莉子的随笔阅读 338评论 0 2
  • 1. 她生活在凉州一处小村庄内,父亲早亡,只有母女二人相依为命,除去每日帮着母亲洗衣做饭以及做点女红贴补家用,她最...
    长安酒侍阅读 308评论 0 3
  • 1 在婚姻走入第七个年头时,我已经和他分房而居三年有余。无数个深夜,我将他拒之于门外。看着他怀抱被子赤条条站在我卧...
    梦的衣裳TY阅读 1,437评论 27 24
  • 本周欣赏的是新古典时期的三副代表作《画家和她的女儿》《马拉之死》《大宫女》。先简单的介绍下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
    风语菡阅读 484评论 0 0
  • 7年时间转眼即逝。 任不忘见面的场景与心里的波动。 最开始,你对我来说,是一份很精致的礼物。我一心只想拆开包装,却...
    T_ape阅读 55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