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受农业衰败的影响
许多英国贵族纷纷破产
奢侈的生活作风却一如往常
他们的财富大厦摇摇欲坠
此时的美国
工业大幅扩张
由此诞生了许多新贵族
然而有钱却得不到尊重
这成了他们最大的苦恼
此背景下
一场场权利与财富的交融徐徐展开
200多位美国丽人嫁往英国
用自己的财富敲开了英国权贵的大门
她们也被称为“百万美元公主”
本文中的她,正是当时无数星光中的一抹…
1
1895年11月6日,纽约第五大道上,圣托马斯教堂外人流涌动。
18岁的康斯薇露与23岁的马布罗公爵将要在这里举行婚礼。
婚礼即将开始,由于教堂外观礼者众多,新郎只得由侧门进入;新娘却迟迟没有出现。
公爵独自一人在祭坛上等待着,20分钟后,新娘出现了。
她为什么迟到呢?
终于,婚礼结束后,人们捕捉到一个画面:她看起来磨磨蹭蹭,好像十分抗拒同公爵乘马车离开。
“她眼角泛红,一定是哭过了。” 有人说到。
所有人都猜测她是受到母亲的逼迫,不得已才接受了这门婚事。
随后,《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则讽刺漫画,漫画中 “一个眼睛被遮住的牧师,将一个美丽的新娘嫁给一个小个子男人,新娘的手腕被她母亲捆绑在一起。”
猜疑被证实了。
新娘的母亲艾娃正是这场闹剧婚礼的幕后推手。
2
康斯薇露出生于声名显赫的范德比尔特家族。
父亲威廉·K·范德比尔特是铁路王朝的后裔,财富不计其数。
他家曾修建一座大理石别墅,据称比肩凡尔赛宫。单是用到的大理石就耗资
1100万美金,相当于现在的3.35亿美元。
艾娃就是别墅的设计者。
她花钱如流水,喜欢用金钱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艾娃原本出生于美国南方一个没落的富贵之家,受内战的影响,家族财富急剧下滑。
正是她与威廉的婚姻,挽救了家族的衰落。
艾娃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虽然他们的财富已经到了无可匹敌的地步,但仍然不是被所有人接受。
纽约上流社会并不待见他们,还称他们为“暴发户”,说他们是“昨天才诞生的贵族”。
有钱却受不到尊敬深深地困扰着艾娃和许多像她一样的美国新贵族。
不愿坐以待毙,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英国。
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贵族传统。
这些爵位继承者们地位很高、受人尊敬,这一点深深吸引着美洲大陆上的新贵们。
他们中的许多与英国贵族联姻,以使自己的身份地位更进一步。
艾娃也不例外,不过,她的要求好像更高一些。
3
1894年,艾娃带着17岁的康斯薇露远赴英国,目的:为她挑选一位最尊贵的丈夫。
17岁的康斯薇露已经长得亭亭玉立。
《彼得潘》的作者说:“我终日守候,只为看康斯薇露登上香车。”
通过与英贵族有着紧密联系的中间人,艾娃把目标锁定在了一个叫桑尼的男人身上。
他身高不高,仅有5.6英尺,也不显得睿智或者谈吐风趣,甚至还有点“闷闷的”。
不过他身份尊贵,是英国仅有的27位公爵中的一个。
这些公爵与王室的关系最为紧密,地位远在其他侯爵之上。
这,已经完全足够了。
艾娃非常满意,她很快选定了这门婚事。
婚礼筹备了七个月。
父亲给女儿准备了价值250万美金的铁路公司股票作为嫁妆,作为交换,康斯薇露将获得公爵夫人的头衔。
这一场权钱交易赤裸又直接。
据传公爵另有所爱,但他没有选择。
受农业衰败的影响,诺大的海姆伦宫只剩一个空壳。
他已经穷的捉襟见肘,太需要这笔钱了。
婚礼已经开始,康斯薇露却不肯下楼。
她的眼中涌满了泪水,女佣一次又一次用海绵替她擦拭。
她被母亲锁在房里整整一个星期,因为她曾请求母亲取消和公爵的婚礼,成全她和另一个男人。
他们几个月前在纽波特相遇,俩人一见钟情。
可此时公爵正在赶来美国的航船上,婚礼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取消的。
况且那个男人只是一个穷小子,艾娃不可能答应。
艾娃甚至以死相逼,康斯薇露别无选择。
最终康斯薇露由女佣搀扶着走下楼梯,泪水在她眼中翻涌,害怕她摔倒,女佣便紧紧地环抱着她。
她头戴王冠,缓缓步入教堂,这是父亲特意命人为她锻造的,上面镶嵌1091颗钻石。
婚礼时,她曾尝试用红肿的双眼看了这个比她还矮半个头的男人一眼,但他面无表情,始终目视着前方。
大概再怎么闪耀的王冠,也照不进她的心里吧。
4
婚礼结束后,艾娃喜极而泣。
她的野心终于实现了,这一天她等了18年。
女儿成为了尊贵的马布罗公爵夫人,她们的社会地位必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这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自康斯薇露出生起,艾娃便把她作为最优秀的结婚对象来培养。
康斯薇露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那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教育方式,为了训练我的体态,他们打造了一副不锈钢杆,固定住我的肩、背和腰部,连头上也有,我必须坐的笔直,上课时带着它们。
繁重的学习填满了康斯薇露的整个童年,欧洲语言、艺术、文化、社交礼仪等等,一个不落。
她和母亲每周有一次共进午餐的机会,但是她需要在餐前给母亲背诵一遍这周学到的知识。
十多岁时,康斯薇露就通过考试,同时收到哈佛和剑桥的offer!
艾娃没把康斯薇露送进大学。
在她心中,给康斯薇露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为了让她做一个优秀的女学生。
5
1986年,19岁的康斯薇露远渡重洋,来到遥远的英国,成为布伦海姆宫年轻的女主人。
然而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真正的坟墓。
婚后公爵对康斯薇露依旧冷淡。
用餐时,两人坐在长长的餐桌的两头,甚至听不见对方说话的声音。
体会不到丈夫的温情,日常生活也让康斯薇露备受煎熬。
佣人们一个个都是势利眼,呆板、冷漠。
一次她让管家往壁炉里添点柴火,管家却告诉她,“这不是我的工作,有其他人做这件事”,康斯薇露只好自己动手。
她与这里得一切格格不入。
婚后第三年,她生下儿子约翰和艾佛,本以为这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一些转机,但一切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儿子的到来到底还是给她增添了许多快乐。
她说:“这冰冷的宫殿好似有了一点家的温暖。”
然而一次与公爵的谈话彻底伤害了她。
“你只是链条中的一环”,公爵这样说到。
这让康斯薇露的自尊心大受打击,连自己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尊严也被剥夺。
他也许无意冒犯,甚至在他的心里,他自己不也是这长长链条中的一环吗?
一个新时代的美国女孩儿和一个传统的英贵族他们原本就是那么的不同。
可这毕竟是康斯薇露的人生啊,公爵也许习以为常,但她呢?
康斯薇露出轨了。
在她成为公爵夫人的第十年。
她和一位名叫查尔斯的骑兵军官一路私奔到巴黎。
这件事迅速传遍了英国社交圈,不仅他俩的名誉受损,马布罗公爵也深受打击。
康斯薇露面临失去头衔和孩子的风险。
出于对康斯薇露的理解与同情,丘吉尔出面干预了此事,当时他已经是一个颇有名望的政客。
公爵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同意与康斯薇露和解。
最终两人分居,共享孩子的抚养权。
6
这之后,康斯薇露利用自己的社会名望帮助穷人、妇女和儿童。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她为单身母亲、未婚妈妈和她们的孩子提供食物和住所。
1917年,康斯薇露成为当地议员,她为妇女的投票权发声,也为提高穷人的生活质量努力。
也是在这个时候,康斯薇露和母亲重归于好。
康斯薇露还加入到母亲组织的女性运动中,共同为女性权利演讲奔走。
大概她们从骨子里就是一样的人吧。
艾娃后来与康斯薇露的父亲离婚,她说到,“我只想告诉妇女们,我们可以。”
1921年,康斯薇露与马布罗公爵离婚。
同年嫁给了一个法国飞行员。
她最终放弃头衔,找到了自己。
一直到88岁去世,依然美丽、优雅。
原来,世间苦难,皆可圆满。
你还记得来时的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