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形式主义“假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

现在,一些地方存在的调研形式主义之风,突出表现为:到基层调研做指示的多,虚心求教的少;开展一般性调研的多,带着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的少、蹲点调研的更少;到工作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有的“装样子”,有的“熬日子”,有的“摆架子”,有的“带框子”。

比如,某县某乡,一年有无数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耗费了乡里班子成员大量时间与精力。某县在没有深入考察群众养殖技术、养殖成本及市场销售的情况下,在几个乡镇中推广肉兔养殖,结果遭遇全面失败。类似这样的教训并非个案。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调查研究不下“真”功夫,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它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达成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必须痛下决心,大力破除形式主义“假调研”。

破除形式主义“假调研”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心中有民,心中有爱,带着满腔热情,带着高度责任感,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

破除形式主义“假调研”必须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和群众打成一片,怎么可能在群众中交到真朋友、了解老百姓的真想法、掌握第一线的真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真对策?用心用情的调查,才是真调查,既能看到“老”“显”“浅”的问题,又能发现新的问题、隐性问题、深层问题。

破除形式主义“假调研”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要真正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把调查研究和指导检查工作区别开来,注意多倾听、少讲话,让老百姓敢讲问题、多讲问题、讲真问题。

破除形式主义“假调研”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不怕揭短、不怕露丑、不回避矛盾。

破除形式主义“假调研”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涉险滩、破难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