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曾国潘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著)是柴静做的序,在序中她如是说:也许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沉迷在批判中的年轻人

今天午饭时,刚毕业一年多的同事在埋汰楼下进行着的万众创新展会,因为展会没有足够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和产品,所以有些人都对这个轰轰烈烈(因为我们每天上班都需要过安检)但是内容枯燥的展会有些抱怨。与互联网上热闹的宣传不同,现实和虚拟存在极大落差,网上概念非常火热的概念,一来到现实就没有那么高大上了,引人吐槽自然也不稀奇。
年轻的同事吐槽得比较激烈。刚毕业时,我也看不惯很多东西,激进的想法比较多,总认为世界是理想的,即使自己从未做到完美,却总是挑剔着别人。总是喜欢脱离实际情况,情绪激昂的讨论着历史、政治和经济,即使那些东西我从来没有研究过,在和别人争论时,却从来没有认输过。

岁月和成长

毕业后一直在看书,也一直在反思自己。随着知识和见识的增长,越来越了解历史和社会,也逐渐地不去菲薄那些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我们不能用当代的标准批判历史,也不能根据互联网的只言片语去评判某些事件的是是非非。
岁月在流逝,我在成长,在老去,但是我的成长是岁月流逝的必然结果吗?
不是的。时间固然是积累经验的必要条件,但对于成长却不是。没有总结的经验积累产生不了认知,没有认知的形成谈何成长,那只是慢慢变老罢了。

激进的青年啊,你不只需要岁月

中国传统本就喜欢分好坏,一个人非君子便是小人,甚至对好的要求及其严苛,一个人道德上有那么些瑕疵便是否定的,便连其他都是不好的了。所以年轻的我们总是喜欢以严苛的标准衡量事物,这个标准从哪儿来的我们也不在乎,我们真正喜欢的其实是释放,喜欢批判带来的快感。我见过一些比我年纪大的人,他们仍然如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来自于自觉自愿地去寻找机会、发挥创造力。如果你只会坐井观天,守株待兔,那么你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永...
    书是我的伴侣阅读 420评论 0 0
  • 花开花落荡漾未名 遥远的你走进记忆 萍水相逢 成了思量 一见如故 我在牵挂 我在这儿 你在哪 我在唱歌 你在和 安...
    鬼斗七颗星阅读 175评论 0 1
  • 我叫王者辉,是我们肥矿集团公司国庄社区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年逾花甲,马上70岁了。自幼酷爱武术,对太极拳体育运动,...
    齐鲁桃乡丘中牛阅读 804评论 0 1
  • 在宜春李氏宗亲4月23日的深圳宝安聚会上,我谈到了感兴趣的宗亲今后可以参与收“学习税”的工作,有宗亲会后问我...
    李清振阅读 433评论 0 0
  • 做了一场梦 梦见我在追一只风筝,一只没有线的风筝 我追啊追,风筝飞啊飞 明明是没有风的天气 那只风筝,那只没有线的...
    晴天哥哥阅读 2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