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用最不容易用好的神器》―日历
日历的核心方法
1.误区与难点;
2.日历的起源;
3.日历用法。
第一、误区与难点
时间管理的工具,最经典是“日历”。
日历种类:
1,一种是纸质日历;
2,一种是电脑或智能手机的电子日历。
日历缺失:
1,纸质日历有情怀,携带不方便,不能随时记录和查看。
大家都经常移动外出,打开电脑多有不便,手机默认的日历系统界面简单,一个月的日程事件无法一目了然。
关于日历误区:
1,有一种叫做“赶投胎”的现象,有的同学想完成很多事情,就把所有想到的、安排好、没安排好都写在上面,日历上的事件密密麻麻,什么都放在上面,没完成的还留在上面,但是时间过了很难查询,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还有在日历上跑步的笑话。很多人把过多很想做但做不到写在日历,而且还设置了重复。比如说想跑步,想着每天跑养成习惯,就设置重复,结果日历满屏都是跑步。由于各种原因又没去跑,大量的记录只是让自己在日历上跑了一圈。
以上是由于搞不清楚清单、日历、项目和习惯的区别造成。
第二、日历的起源
学会正确使用日历,要了解它的起源。
人类的历法有几千的历史,但日历上记录日程事件的诞生,据记载,大约在1100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那时候皇宫中开始使用皇历,最初是一天一页,记录国家和宫廷里的大事,以及皇帝的言行。那时候,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上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过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就叫日历,这些日历就作为史官以后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大臣们也纷纷仿效,编制自家使用的日历。当一个行为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大量重复最后变成公共习惯,因此就会形成一个地区的习俗,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节日。
就好像我国有些地方,人们按照本地习俗,按照农历每月逢一六等固定日子重复集市,进行商品买卖或着娱乐活动。据《冰冻星球》等纪录片,在北极圈内的一些地区,生活各种原始部落,在每年固定季节约定时间他们交换打猎的战利品,住在悬崖边的居民,把掏来的鸟蛋,与经常在海上打猎物的居民,交往海豹肉,同时他们还顺便一起聚会相亲提亲。
公共习惯慢慢变成地域习俗和民族文化节日之后,上升到国家的时间管理层面就变成了我们大家熟悉的日历上的假期,如端午、中秋。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历上记录的应该是相对固定的或者公共事务,只放明确一定要做、也一定会做的事件。
第三、特殊日历用法
之前电影《小王子》上映的时候,我陪我家大宝去看了,其中小狐狸对男孩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小狐狸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这时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
人与人之间的时间约定所带来的信任与情感力量是非常巨大。
我用日历来管理自己这些约定
1,首先预先留出固定的时间给重要的人和事。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没有时间陪你,就说明他/她不爱你。
首先非常关注各种重要的节日,每逢重要的节假日,如除夕、元宵、中秋。心爱的人特定日子。生活上的大事特别责任与承诺,应该首先记录在日历中,而不能因为约定俗成不记录。否则,每个人都会一时想不起,让更多工作与不重要紧急的事务侵占我们生活时间,牺牲往往自己的健康、睡觉、运动、假期,陪伴家人的时间。
2,其次优先家人和自己健康后,再安排其他工作。
如课程、会议,也会因为减少了工作的时间,来一步步要求我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更加注重目标的选择。
日历上,我还可以建立家庭、孩子、父母、工作、课程排期的子分类,利用电子日历可以实现显示与隐藏,非常爽。我还利用了智能时代的同步系统实现了不同分类的与不同人群的共享,非常高效。
第一章简单总结:1.日历选操作性强比较好查找的电子日历(推荐手机)2.写进去的日历一般是已经确定好要做的事件,写了就要做,不做就不写。3.习惯类的事件不写进日历。(例如每周定跑步计划)4.日历的填写优先把家人,健康放首位(特殊日子例如节日,纪念日必须首位)。5.再安排工作,学习(精简时间更高效)6.可以制定不一样的日历工作家庭事业,共享给不同的人。
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