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薄的人更容易做出好文章

《鲁迅骂语》是这几天在看的一本书,百度了一下作者陈漱渝先生,他的简介里面果然全是鲁迅。我很少有运气能看到大家的书,经常拿到一本看起来比较感兴趣的书的时候,作者一般是比较不知名。这样有好有坏。

这是我第一次真的看一本书觉得重要的不是作者写了什么,而是体会他这个人,体会他的处事方式和为人的态度。抄录两条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有些下贱东西,每以秽物掷人,以为人必不屑较,一计较,倒是你自己失了人格。我可要照样的掷过去,要是他掷来。”

“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因为我是人,难于上帝似的铢两悉称。如果我没有做,那是我的无力,并非我大度,宽恕了加害于我的敌人。”

遗书中有则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不知道你看到这些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的感觉就是鲁迅先生的样子,他写文怒骂的犀利甚至也都在眼前了。

他做人多爽快啊。看不下去就骂,骂不过也不怕。看了这本书也才知道他也是受到多种诟病,看吧,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过的没那么容易。如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当时文学界的地位都得到了各种承认,可是这些都是外界的东西,他的内心里精神里受过生活的现实的折磨吗?影视作品中总是渲染这样的人在当时的时代影响很大受很多人尊敬,却不说他被人骂,在报纸上会有专门的篇幅批评他,也会有流言侵蚀他,也有病痛折磨他。看吧,这世界还是不善于倾听你的诉苦,他只看见你的辉煌。而痛苦,是要你自己承担的。

如今的网络暴力比当时更甚,但是这个世界的潜规则是不会变的。很多艺人或者作家之类种种有点名声的人,应该没有一个人不从心里抵制网络暴力的吧。没有一个人没有黑粉。而大家面对这些能怎么办呢,有的人就是采取不理他的态度,这样的人是豁达的,可是每当看见那些骂名的时候我有不忍担心他们,他们心里有憋屈吗?而另外一些人,想与他们直接较量,后来发现有些人根本就是以此博出名,或者说你根本就斗不过他们,你是一个,他们是一群;你在电脑外面搏斗,他们在电脑里面躲避。你有什么办法呢?

我太过敏感。我曾经试着让自己去理解每个人的处境,想他的故事,理解他做的事情。我做到了,后遗症就是现在的我真的能够理解很多事情,脾气还是坏的,可是看待事情是比原来无限无理宽容的。这样也是有好有坏。做一个刻薄的人应该是有好处的吧,我一直觉得刻薄的人更容易做出好文章。

我的过度理解,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我能够理解小三、能够理解出轨、能理解原来觉得太过分太没办法接受的东西,好像这已经不单是我看事情的方法了,更是我现在的世界观。别人要是欺负我我也会生气崩溃,可是我也会理解他。好人也好坏人也好,这世界本来就该有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命运不一样的故事,好故事是故事,坏故事当然也是故事。

也许是因为这样吧,又也许是因为我的眼光现在是在这一个阶段,我渴望看见刻薄的人,我想看看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眼中的故事。

张爱玲是,鲁迅也是。看他们的东西时,他的性格直扑扑的立在你眼前,使你不得不看见。

所以有时候也会想我这样的性格有什么意思呢。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那么需要书的一部分原因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来这家酒吧是为了一个姑娘。 她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舞台不起眼的地方,被一圈乐器围着,手扶着话筒淡淡地唱。...
    在树下阅读 233评论 0 0
  • 一、成长三个阶段 1、勤奋: 是否愿意学习、成长?是否真的花了时间和精力来把这件事执行到位?很多人明明现有生...
    叶新国的简书号阅读 369评论 0 1
  • 看到一个公益广告,倡导人们多对他人说对不起。当不能陪伴孩子时,要跟孩子说:“宝贝,对不起……”;当走路碰到别人时,...
    w小郭阅读 4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