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

一、质疑城市文明,讴歌乡土社会

    西方浪漫主义者的家园是未经现代文明侵袭的自然山川,也是由全能的主守护的永恒的“天家”,那是现代人的归宿。对于中国浪漫主义者而言,家园是刚刚离开、正在消逝的乡土文明,就在此岸,不在彼岸;乡土文明成为批判现代城市文明的参照物。徐志摩的作品总是感动于自然给予人的自由与大美,废名向自然、宁静的乡土田园回归,沈从文建构了纯美的湘西世界。

二、拒斥工具理性,推崇性灵

    浪漫主义者重视情感、想象,崇尚天才和创造,以抗衡因工具理性的肆意僭越而形成的对完整人性的切割与压抑,表现出对现代性的质疑和反思。

在反对工具理性的压抑方面,徐志摩凸现了个体生命中对于爱、美、梦幻、激情与想象的一面;废名则向传统审美趣味回归,追求物我相契、天人合一的生命体验;沈从文则是致力于守护本真、完满的人性。

三、反抗世俗化,守护精神家园

    浪漫主义者是现代性的第一批反思批判者,意识到现代性带来的“民族品德消失”的灾难后果,因此采取反思、批判的立场,以人性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唯利是图的庸俗市侩主义相对抗,试图以前现代的田园牧歌来纠正当下人性的堕落。

四、抒发文化乡愁,吟唱传统的挽歌

    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体现了一种挽歌情怀。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的急剧转型期,知识分子一方面在迎接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进入,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传统文明的失落,时代选择了他们承担这一迎来送往的使命。而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上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深厚的,他们眼睁睁看着传统的失去而无能为力,不可避免地化入了一抹哀婉的情绪,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所以,沈从文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五、描绘心中的真实

    自由的人生追求、属己的田园乡土是中国浪漫主义者的精神归宿,他们创造的如诗如画的乐园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记,具有理想化色彩,在他们笔下,传统的文明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传统的人性是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但因为依然逝去,所以美丽中总透着忧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只知你在远方 在远方某个角落 在某个角落的床上 此刻 你正捧着手机 在想念着 同样在远方 在某个角落 同样想你的人
    力牧阅读 975评论 0 1
  • 1. import Tkinter 出错及解决 命名: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tk...
    fwei阅读 5,081评论 0 0
  • 没有一个男生会对女生提出来的要求而拒绝吧!就如现在的流光易这样,享受着这短暂的时光。 商业街周围排列着各种食品点和...
    loli木易阅读 1,7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