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会

向古老的艺术致敬

莹莹绕绕的很远处听到唱大戏的节奏,只见前方熙熙攘攘三五成群的人都在向同一个方向走去,偶尔一个车辆的快速经过令眼前尘土飞扬。

可是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目标,“赶会”看戏,说是看戏其实和几个小伙伴之所以这么急切的徒步走了三五里路,完全是因为每人向妈妈要来的两块钱。

终于尾随着人群走到临近会场卖小东西的地方,一个人看着一个小木箱就是柜台,有瓜子,粘牙糖都是最美的吃食,搭帐篷的马戏团也是必须要看的,只是远远的从缝隙中窥探一二,只见有4、5岁身高的成人,有听话乖巧的猴子,还有人嘴里喷火,甚是有趣。却很少知道戏台那里唱的什么戏,只是边吃着买来的零食偶尔往台上瞅一眼。看戏的乐趣还不如和同来的小伙伴戏台下玩耍的兴致。

吃过晚饭,爷爷问起NN要不要去看戏,明天有古会所以今晚有戏。没想到10后的NN拍手叫好:好好。结果让我陷入了孩童时无尽的回忆中。

这次刚好有事回老家,结果赶上古会,难得的机会决定重温探访一下,因为有孩子,晚上又比较清冷一些,于是选择开车去,味道比当年徒步差了好多。行驶间迎面很多三轮车,摩托车擦肩而过,远远的只见如繁星般点点灯光,无顶,无底,飘飘乎乎,在这清丽的夜晚,增添了一丝诡异的气氛。

车停在入会口处,下车便见一个个小摊位,比20多年前宽敞了不少,上面摆的东西更是眼花缭乱,会响的、会动的、会亮的,一个一个摊位走过去都是如此,让人目不暇接。

再往前走有各种吃食,玉米、酸奶、烤肠、凉皮,都是在防雨布搭成的棚子里,里面有简易的矮桌子小凳子。

紧挨着就是各种大型电动器械,走到这里NN却hold不住了,坐完木马,坐飞机,还有各种会转的火车,动物,还有水上划船,充气城堡。孩子玩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再往里走终于看到戏台,温婉爽朗的唱腔灌入耳朵,我不禁打了个哆嗦,不知道是因为空气里寒意的突然侵袭,还是这孩提时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画面重现的原因。

只见台下坐的大多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黝黑而布满皱纹的脸,和台上光鲜亮丽的场景,人物的妆、饰格格不入,可是他们的聚精会神却是对艺术最高的尊重。

从旁边沿着坐着的观众往前走,一直到最台前坐下,虽然人很多,可是这一处却没有人,刚听了两句才发现,原来戏台的两边有两个大音响,声音太大,所以大家故意避开。

NN顾不了那么多,刚坐下已经跟着演员的步伐和二胡的节奏摇头摆脑起来,只见正唱的是穆桂英的儿子和女儿刀劈王伦的戏,唯美的服装,精彩的动作,仿佛看到那个时代的缩影。

艺术无界限,不管是忠实痴迷的老人,还是稚气十足无限投入的孩童,都证明了它的最高价值,也是整个古会之所以延续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
    弓文锐阅读 977评论 3 2
  • 星星醒了 下意识地打了个呵欠 黑夜就拔长了一节儿 化成黎明 时光醒了 习惯性地伸了个懒腰 冬天就拔高了一节儿 变成春天
    火红的木棉花阅读 263评论 5 9
  • 女儿快三岁了,随着一天天长大,人也越来越古灵精怪,语言能力特别丰富。性格外向,大胆,有点急躁。出门玩不怕人,爱大声...
    慧说早安阅读 317评论 0 0
  • 大学是个大舞台,大一的我们在欢笑中度过。大二的我们在充实中度过。大三明明是应该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以后还做什么应该...
    Lss_2c97阅读 389评论 0 1
  • 职场上有很多员工都是害羞的,他们在与老板交谈的时候总是会嗯嗯嗯的答应,至于老板说了什么重点,交代的什么工作,可能并...
    生活即道阅读 456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