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格》彭凯平: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天赋优势

【读书笔记】

【1】作者: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

好的心理学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经验总结。

【2】如何引导情绪力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智力。

【3】情绪调节方法:深呼吸,抚摸身体也有帮助,闻香(香气也能很快地安抚我们的情绪),沟通、交流、谈心、说话、运动、冥想,写作。

【4】从孩子五岁开始,父母就应该进行这样的情绪教育、情商教育。

【5】首先要引导他做的就是缓解情绪,就是我刚才说的吸气、安静下来。

第二步,积极地开导他。

第三步,就是要转移他的注意力,引导他去关注一些积极的方面,去看书、听音乐、跑步,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6】在五岁以前,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示范作用。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自然规律的。

【7】要想让孩子的情绪力提高,你得先管好自己的情绪。

【8】抗逆力,把抗逆力当作一个免疫能力。

锻炼抗逆力的第一步就是尝试。

这种抗逆力的锻炼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父母设计的。

【9】培养孩子抗逆力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就是要培养他的“我有”的意识。

第二个很重要的是,培养他的“我是”的积极意识。

第三个就是培养他的“我能”的意识。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10】注意三个特别重要的步骤。

第一个,就是孩子自我设计的挑战,一定是从小的事情、他爱做的事情、身边的事情做起,然后逐渐培养抗逆力。

【11】多巴胺是产生内驱力的特别重要的神经化学递质。那多巴胺什么时候产生呢?往往在自己庆祝自己成功的时候容易产生。

【12】成功是成功之母。

【13】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四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地积累自己成功的经验。

还有一个就是榜样的作用。

第三个方法就是做出积极的行动。

【14】丧文化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它不应该成为常规的行为。

【15】自控力(自律),孩子在五岁有了自控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就包括体育锻炼,正念冥想,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16】孩子是有天赋优势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大脑的构造、加工方式、运作方式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是你得找到你的天赋优势是什么。

【17】人是在自己天赋的基础上进行刻意练习,效果更好一些。

【18】怎么去发现孩子的天赋?

最主要的还是带着爱心探索、观察孩子。

如果父母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就可以了解他的一些特长。所以有爱的心很重要。

创造观察的机会。

与其补短板,不如强化优势、天赋。

【19】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天赋优势。

【20】专注力:

第一个方法:只有资源不多、选择少的时候,他的专注力才会提升。

第二方法:保证大脑的足够休息。大脑神经网络的休息。

【21】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打游戏,解决的是打游戏的负面影响。

这个负面影响有哪些?

时间过长,这是一个负面影响;

伤害眼睛,这是负面影响;

伤害身体,这是负面影响;

耽误学习,这是负面影响。那么,有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孩子既可以打游戏,又不产生负面影响?

【22】控制打游戏的负面影响是关键,而不是控制打游戏的行为。

【23】锻炼孩子真正的竞争力,善良是孩子真正的竞争力。

【24】科学家发现,合作是人类进化的第三个机制——第一个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第二个是异性选择,美者生存;第三个是社会合作,人类生存。

【25】王者之力: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有三个能力暂时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

第一个就是审美力。

第二个很重要的能力是想象力。

第三个就是同理心。

【26】道法自然,万事皆通。

【27】有道无术,术可至深;有术无道,永远止于术。

【感受】

《孩子的品格》作者:彭凯平,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让我们广大父母了解孩子在情绪力、抗逆力、自我效能、自控力、专注力以及天赋优势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和引导方法。

基本思路和要求是:育儿先育己。父母首先自己能够做好对情绪的管控和疏导,从而才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力,在专注力方面,尽量给孩子少一些选择,提高专注力。

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审美力、想象力以及同理心方面的发展与塑造,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思考】

1、情绪是一种智力。父母先管理好自身的情绪,才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力。

2、抗逆力是一种免疫能力。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尝试,从小处着眼和行动,逐步改善。

3、自控力与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减少可供选择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专注力。

4、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优势?带着爱心去探索和观察。

5、控制打游戏的负面影响是关键,而不是控制打游戏的行为。

【计划】

1、坚持读书和总结,拓展认知能力,持续学习育儿知识,努力把孩子培养好,提高个人能力,为实现个人自由职业、自主创业而努力奋斗!

2、坚持跑步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活得久活得好才是硬道理,努力把读书做成自己的事业,逐步实现财务自由。

3、坚持做好人脉管理和家庭经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连接重要人脉,构建和睦的家庭氛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