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
第二期(二)
新闻类 2 号选手 周瑜
欢迎收看《瞬间故事》,从瞬间看人间,我是今天的讲述人周瑜。
2010 年 8 月,甘肃舟曲(县)突发泥石流,一夜之间小半个县城被冲没了,我去现
场报道。两天之后我精疲力竭,随身带的方便食品也吃完了,去买,第一家小卖店
连水都卖光了,能喝的只剩下啤酒。第二家卷帘门已经拉了下来,好不容易敲开了,
一看柜台都空了,我正准备走,柜台里的大姐突然用浓重的甘肃口音问:“姑娘,哪
儿来的?”我顺手指了指袖子上的台标,“上海过来的”。大姐突然显得有点急说“你等
等啊”,然后就转身进屋了。再出来时拿着一个塑料袋往我手里塞说:“谢谢你们从
那么远过来报道我们,家里也没多少吃的,拿着。”那个有点旧了的塑料袋里装着三
张这么大、这么厚的饼,很干、很硬,真的不能说是好吃,可是那个口感我一直记
着。我只是做我的本职工作,却让一个身处不幸的陌生人充满了感激,这份工作我
得对得起它。
我真的希望当年的大姐能看见今天的节目,告诉她,当您给我饼的那个瞬间,那个
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明白了,新闻不只客观的数据和事实,那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
有温度在努力生活的人,关注他们的境遇是我的职责。
一个又一个人的命运也确实因为我们的持续关注发生了改变。2000 年上海的朱阿婆
捡回一个弃婴,小军龙一天天长大,可是因为没有户口上学都难。我们新闻人一直
在持续地发问,制度有没有给这些无辜的孩子一个合理的安排?直到 2009 年户籍制
度迎来了改变,2014 年小军龙的户口和收养关系办下来了,去年他上大学了。十八
年的故事终于完满告一段落,我自豪,几代新闻人记录的故事里,也有我用力写下
的几笔。
现在我的工作,每天晚上都要进行一场新闻直播访谈,面对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
他们心里的荣耀、幸福、压力、委屈。碰到坎、遇到阻力是常有的事,现在我还时
常会想起大姐递给我饼的那个瞬间,告诉自己,再试一次,再多想一个办法。因为
我们的坚持和关注,也许就是下一个故事温暖的开始。谢谢!
点评康辉:刚刚九十秒的即兴评述,我认为是完成得相当好的一次即兴评述,你在
你的记者这个岗位当中,你真心地去关注着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我觉得这是
我们作为一个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刚刚你也说到了很希望当年
在舟曲(县)的那位大姐能看到也被温暖过的一个记者如今站在这样一个舞台上,
我也同样有这样的希望,我特别希望这些被我们关注到的可能都是平常大家会忽略
掉的那些人,他们能够由于我们的这个关注,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一点一点的进步和
发展,我想这就是我们内心觉得最有满足感的一点。
文艺类 2 号选手 刘熙烨
让国宝来传情,欢迎收看《国宝会说话》,我是主持人刘熙烨。如果编钟会说话,或许它会对着现代钢琴说:“瞧,我能奏出你身上所有黑白键盘的
音符,可我却比你大了两千多岁呢,而且我在一个钟体上还能够发出两种完全不一
样的声音,你听。”——正鼓音、侧鼓音。沉睡了两千四百年的曾侯乙编钟从擂鼓墩
的泥土当中苏醒之后,以它恢宏的气势、丰富的乐律铭文、一钟双音的非凡效果惊
艳了世界,在很多重要的历史场合发出了它铿锵有力的中国之声。而我有机会在曾
侯乙原钟的复制件上带领着外国驻华大使敲响它的时候,我多么想跟它说说话。我
想告诉它,我看到了外交官眼里的震撼和惊叹,我想告诉它,我是多么的骄傲呀。
和我一起敲响编钟的是谭军老师,就是他让古老的编钟焕发出了年轻的声音。曾侯
乙编钟在出土的时候,钟体保存完好,但是所有的钟槌都已经腐烂了,所以他开始
在钟槌上下工夫,不停地试不停地改,有的时候甚至会用上“肉槌”,就是用手去拍
打这个钟体,就是为了寻找那个美妙的声音。这些全都是和谭老师朝夕相处的伙伴,
当谭老师小心翼翼地交给我的时候,再三地叮嘱我说:“这可都是我的宝贝啊。”这
里边有二十多年前在曾侯乙编钟原件上演奏过的槌子。我来带大家稍微地感受一下。
木制的钟槌在编钟上发出的声音可以圆润而饱满,可如果换成橡胶的钟槌,它可以
让编钟的声音更加的醇厚绵延。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状,谭老师已经研究出了五
十多种钟槌。这些钟槌让曾侯乙编钟不再是博物馆里面那个冰冷的青铜器,它让我
们看到了国之重器的响器之魂。我想带大家来听一听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声音。
这就是我们当代人发出的年轻声音,谢谢大家。
点评董卿:那我觉得刘熙烨是借了一件我们民族文化五千年文明的彩衣来给你助力,
在行走当中讲话是很容易乱了节奏的,但是你基本上还是很淡定地把所有的那些该
掌控的地方都掌控好了。
王广令:我觉得这个选手非常用心,就光这么大一个背景的东西,你们得多大的这
个决心和毅力把它搬到这来,我觉得这一点上就非常值得信任这位选手。
这里班娘娘今天画扇了吗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