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天文志》:
高祖龙潜时,颇好音乐,常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托言夫妻之义。
《北史·后妃传》:
宣皇后杨氏名丽华,隋文帝之长女也。……帝後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自引决。后母独孤氏闻之,诣阁陈谢,叩头流血,然后得免。帝崩,静帝尊后为皇太后,居弘圣宫。初,宣帝不豫,诏隋文帝入禁中侍疾。及大渐,刘昉、郑译等因矫诏以隋文帝受遗辅政。后初虽不预谋,然以嗣主幼冲,恐权在他族,不利于己,闻昉、译已行此诏,心甚悦。后知隋文有异图,意颇不平。及行禅代,愤惋愈甚。
何为“托言”?就是借口、假称。
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因为喜欢音乐,于是做了两首名为《地厚》《天高》的曲子,为了不引起当政者的猜忌,假托是为夫妻之情。
明明杨坚自己都说了,这是借口“夫妻之义”来掩饰自己的不臣之心,结果某些人大嘴一张,就变成了这是杨坚和独孤夫妻恩爱的证据,如此简单的文言文也要歪曲成这样,显然是黔驴技穷了。
更可笑的是,杨坚为了避祸拿妻子当挡箭牌,然而真的遇到祸事时,他却跟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妻子背后装死。
杨坚与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一次北周宣帝盛怒之下想要杀了杨丽华,独孤闻讯后立即赶来谢罪,又是下跪又是磕头,一直磕到血流不止,才避免了女儿被赐死的命运。
危急关头,独孤为了女儿挺身而出,杨坚却不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北周宣帝身死,留下杨丽华带着庶子苦苦支撑局面时,杨坚这才出面,轻轻松松地夺取了这个名义上的外孙的皇位。
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杨坚一边拿妻子当掩饰野心的借口,一边又毫不犹豫地坐视妻女面临生死大劫,如此“夫妻之义”,不知道还有哪家夫妻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