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道而逍遥无惑——庄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高中学过一篇《逍遥游》,所以我疯狂迷上了《庄子》,只因其故事夸张有趣,渐渐地,我被他的思想吸引:究境是一个怎样的人,才会追求将生死、形骸、名望遗忘于天地间,一心求道,超脱红尘。所以,我被他席天枕地葬于天地间感动了。

死亡是万物永恒的话题,即使出尘如庄子,面对死亡时,也难摆脱对它的迷茫,一生时间,他都在探索思考着生与死,在《大宗师》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子桑死了,他的好友围着他欢歌载舞,因为他们忘记了生与死的分界,逍遥于无欲无求。如果我们也能够如他们一般,那么在亲友离世时,就会懂得,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那么心中更多的是祝福亡者,而不是让自己悲伤一段长长的时间。正如庄子所言“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操劳我,用老安逸我,用死安息我”。我们面对死亡,何不把它当成一场安息,把它当成好事,如果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就真的无畏无惧,无恐无悲了。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喜欢做无用功,明明不可为却为之,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强行使他人接纳,但不喜欢无论怎么说就是不喜欢;比如上级违背民众的意愿发布自认为对民众好的条令,不知民众心中极力反对;比如帮人做了一件事,其实是别人不需要甚至是厌恶的;比如诸多诸多。道家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适当地“无为”一下未尝不是好事,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做,靠的是我们从中找到一个平衡。庄子不喜劳苦奔波的人道,因为这样会困住人的心灵。颜回听说卫国君主办事专断、看不见自己的过失,决定去治理卫国,被孔子阻止了,庄子借孔子的口说:不可为而为,就像是以火救火,用水救水,实际是错上加错。所以我们遇事不通时,不可强行为之,顺其自然,水到而渠成,实在不成的话,也了无遗憾了。

《庄子》这部书,讲的道理太多,一一列出实在费时费字,书友若想了解,可以借阅细品,理解通透,必受用终生。该书故事奇异奇多,道理奇多,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无为而顺自,无为而顺治。通篇读完后,大为其出尘出世所折服,很难想像,庄子所构的故事为何夸张而离奇,也许,心境自由了,思维便不受限制,所幻之物就能不受世俗所迷惑。正因为他的想像极度浪漫,所以我对《庄子》爱不释手,百看不倦。除了想像奇特,该书的文字精致旷达,给人崇高美妙之感,这也是我对其爱极深之一。看完《庄子》,不仅对人对事对社会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的思维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想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化,由此我大为惊叹:《庄子》乃奇书也。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棚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如果有一天你达到了庄子这一境界,那么恭喜你,你接触到了道的边缘。然而能有几人达到,我们最多通过《庄子》让自己的心更旷达,在这个布满杂尘的社会活得比常人超脱,比常人快乐,这样,也够受益一辈子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庄 子 之 乐 石瓢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乐:...
    my石瓢阅读 4,198评论 3 35
  • 在诸子文学里面,庄子的艺术成就是最高的,研究中国文学与哲学的人,对他都非常推崇,他的文学哲学成就,我认为主要表现在...
    玩哲阅读 5,755评论 7 81
  • 脚踏一池碧波,清凉舒畅,这是一天习舞劳累后月儿最轻松的时刻。 每当这时她总喜欢抬头看那每天忽多忽少的星星,她总想着...
    柚子皮爱上空气菠萝阅读 595评论 0 0
  • 那麦地多广阔。好像可以 供我们走很久。 那绿色多蓬勃,像世上 所有的好,都来到了这里。 我想跟你说很多话,像小羊 ...
    小花朵先生阅读 109评论 0 0
  • 今天,我们下午第二节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体育课为什么与众不同呢,因为这次给我们上体育课的人是古寨小学刘老师他这节课叫...
    寂寞的时光者阅读 2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