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的记忆

“人间四月芳菲尽,不知转入此中来”,“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句,都是小学、初中背过的。每当遇到类似的场景,这些句子背后的画面就会显现在脑海。怪不得把年少时学过的背过的诗词文章叫做童子功,虽然当时背的时候并不了解它们的含义,可是它们却能在记忆中储存一辈子。

时至今日,才终于明白了“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书面之后的含义。少年时代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期。此时虽然阅历少,理解能力弱,但是记忆力强,可塑性强。人一生的底色在此时成形。

古人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诚不我欺。只要在这个时候接触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脑海中会不断浮现当初所学所记。这有点像动物界中的反刍一样,当初的记忆会不断被反刍从而变成自己人生的营养。

只可惜这些道理当时不懂。否则应该背更多课外的诗词文章。不得不说,当年的记忆力是真的强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