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精神明亮的人

    蒋勋先生曾在《生活十讲》中提到在谁会上一个令人痛惜的现象——是个教育的式微,尤其对于如旭日东升般的青少年,这更使他们成为了直接的受害者。翻开历史的诗篇,愿我们走向诗歌,走向阳春白雪,做个精神明亮的人。

    走向诗歌,只因是个提升个人的修养,诗歌丰富了人的一生。忆及那个人间四月天一般的女子——林徽因,少女时代的他,伴随在泰戈尔的身边,如同一弯新月。初为人母,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道尽了这世间的爱与温暖。最可贵的事李庄,在日本轰炸机将三弟林恒炸死之时,她仍手摇一支笔,用虚弱的身子写下了《致林恒》。有人说她的一生,有坎坷却未曾有灰暗,只因她虽是建筑师,却更是内心永远有诗的爱国者,那边获得了诗一般的人生。

      走向诗歌,只因我们在诗歌的国度,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五千年农耕文明的背后,是永不止息的诗篇。心中道德璞玉,笔下不止文章。我们记得屈原那首横空出世的《离骚》,写不尽一个文人生命的祈求,我们记得诸葛亮那首《诫子书》,写不尽一个慈父殷切的期盼,我们记得王安石那首《答司马谏议书》,写不尽一个大臣的忠心耿耿……生长在一个从小读着唐诗三百首的国服,我们凭什么不走向诗歌?黑格尔曾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是灰烬的深处仍有余温。"中国历史灰烬的余温就是诗歌。

      曾经人类社会在哪个茹毛饮血的时代没有语言,没有交流,咿咿呀呀地生存在混沌之中。可是当甲骨文上第一卜文被记录下的那一刻,一切都变了。莫要忘了,我们都是文字的孩子,而诗歌,正式文字的最高层。


    走向诗歌,需要社会为青少年创造条件。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中说过:"学生就是孩子们精神的孵化器"然而,如今普遍的问题是成年人被现实生活塑造的那么现实后,抹杀了孩子们心中诗的萌芽。许多家长认为如果高考不涉及的问题那么何必浪费时间呢?事实却是,高等文化活动的缺失让孩子失去了提升个人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的机会让《诗词大会》传播的美好风气仅仅就在屏幕上。


    莫要忘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心中有丘壑才能立马振山河。吹灭读书灯,我们一身都是月,只因诗让我们内心充盈而精神明亮。口齿清香对月吟,做个精神明亮的人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节录自王开岭先生同名散文随笔 19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
    如果可以再来阅读 1,115评论 3 5
  • 鸟儿在森林草地私语 风儿在田间地头吻起 花儿在小河边听雨 心上的人儿啊 天地漫漫都是爱的话语
    安静世界阅读 248评论 0 0
  • 年 味 儿 (020) 三十晚上吃着年夜饭, 看着鸡肋般的春晚, 睡眼朦胧...
    肖秦阅读 679评论 5 14
  • 之前的文章就曾提到,但是没有详细描述,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是家乡故友什么的。好,趁此次就介绍一下,这些人都是我...
    飘逸的狐狸阅读 590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