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写作》(五)——咬文嚼字

习作如习画,作画时,会先画出大概结构,明暗关系,最后进入深入细节刻画,深入刻画才能体现一幅作品的水准。我画画属于急性子,粗线条,一张画我认为已经完成了,可是素描老师总是说,你这张画缺乏深入刻画,最多完成了50%,继续深入刻!这个时候只好静下心里,再仔细观察物体,细细琢磨哪里需要加深,突出,哪里要弱化。一幅画大半时间需要花在细节刻画上。

文章的细节是什么,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字。从运思到大纲,到文章的层次、轻重布局算是完成了初稿,现在我们要进入咬文嚼字的阶段。


以我目前的水平,时间觉得能把文章的脉络,层次结构理清,把该说的说清楚,已经够了,我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及一个一个小词小字。文章的脉络,逻辑清楚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能在文字上多下功夫,就是妙毛生花之功。一幅画没有细节刻画是粗糙的半成品,一篇没有经过文字润色的文章同样只是半成品。

一. "用字”对文章的重要性

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也许你以为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其实不然。更动文字,同时就更动了思想情感。

比如我们熟悉的“推敲”的故事,就说明了文字的变化对意境的影响。

二. "用字“的难处

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和联想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各种种关系。

1. 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难用,因为直义是固定的,类型化的;联想义是游离的,个性化的,不易控制。

比如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什么?是个联想意义,由“小龙团”茶叶联想起来的。这句诗文的妙处是,明月照泉水,清茶泡泉水同样清沁飞赴的意味。如果把诗文改成“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就没什么味道了。

这是个善用联想的例子。

2.如何避免滥词滥调

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老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个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就是如此。

比如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等等,这就是滥调,毫无新意。

人生来有惰情,习惯比创造省力,所以我们容易用陈词。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即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国创造,革新。


总结:用字恰当,思想情感愈生动。字的直义准备,字的联想义生动,有意味。用字联想不要滑入陈词滥调中,多思考,多创造。

我离咬文嚼字的水平还很远,在以后的阅读中会多加注意大师的用字运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新的地理老师。这没有什么特殊的,但不同的是这个老师,这个女老师的身高足足有170多厘米。在这个...
    叶玖儿阅读 2,844评论 1 6
  • 函数 我们再看函数前,先来看一个demo,看看如果没有函数我们的代码量 这是两个班级的,如果我们有十个班级,就需要...
    YM雨蒙阅读 1,482评论 0 2
  • 渡边淳一《失乐园》的落日”部分主要讲的是久木与凛子之间迟来的爱恋。“落日”给人联想到什么?我想到了一句诗:夕阳无...
    光跃LeeHo阅读 4,021评论 0 0
  • 清晨,当第一抹阳光射入玻璃窗,一切都显得那样安详。还没睁开朦胧的睡眼,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啊!我的茉莉花在不...
    3409eb191c73阅读 3,690评论 0 0
  • 一、前期准备还有宣传 2017年7月11日下午3:10的时候,我临危受命,接受了崔伟教练的邀请,做一个关于“如何带...
    时间管理张琳教练阅读 4,264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