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老公又回到了旧房,浇了花,把两个卧室和客厅的灯擦了一遍。客厅那个灯,拆卸安装比较麻烦,大大小小的零件有二十多个,好容易安装好了。接着,又把空调过滤网拆下来冲洗完毕,又安上去。干完这些,已经过了十二点,俩人决定到外面吃点饭。
老公想喝羊汤,结果那家羊汤店不知什么时候搬走了,我们就接着往前走,看到了“赵老七削面”馆,这家店被列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家老店了。我们俩都喜欢吃刀削面,就进了这家店。
点了一大一小两碗刀削面,传统猪肉哨子卤,交完钱,拿着小票到座位上等着服务员叫号。我坐在那里,利用这个空档正好可以欣赏削面师傅的技艺。
只见橱柜里放着好几块排列整齐的枕头大小的雪白光滑的面团,身穿白大褂、头戴白帽子的削面师傅,从橱柜上拿出一块面团,一头放在左肩上,一头拖在左手上,右手拿着削面刀,刀不离面,面不离刀,嗖、嗖、嗖,一条条面条像银鱼入海,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了白浪翻滚的大锅里,那娴熟的手法,就像在随意表演一段舞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我正看得入迷,听见服务员喊我们的号,赶紧起身去端面。一大一小的两碗面出来了,上面是一层瘦肉沫,漂着红油,配着绿油油的油菜,自己再加点香菜、葱花,倒了点醋,两个人开始吃面。
尝了一口,老公兴奋地叫道:“这才是正宗的刀削面,好香啊!是以前大同刀削面的味!前几天在南边那家号称大同刀削面的店吃的面,根本不是味。”接着,就听见他吃面的哧溜哧溜声。
我吃了一口,面很劲道,不软不硬,长长的,很均匀,卤的味道正是那最传统的猪肉哨子的香味,的确正宗,仿佛又吃到了二十年前的大同刀削面。
二十几年前,我们是在大同住着,最爱吃大同的刀削面。有时跟同事一起吃早餐,有时跟家人吃晚餐,一碗刀削面永远吃不腻。
记得自由市场有一家刀削面,是我和闺蜜、朋友、同事经常光顾的地方,不光是喜欢吃面,还喜欢看师傅削面的帅气潇洒。后来,跟男朋友也一起在那个店吃面,有一次竟然碰到了一位男同事,让他发现了秘密,跟其他同事说了,他们开我的玩笑,搞得我脸红脖子粗的。
后来一家三口经常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大同七中刀削面吃饭,面的味道也非常棒,三个人都很喜欢吃。
后来,我们换了城市,就很少吃到正宗的刀削面。人常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而我觉得:山西的刀削面第一在大同。可是,今天,在龙城也吃到了当年大同刀削面的味道,还是那个经典的味道,只是卤的品种又多了几种,除了传统的猪肉哨子,还有西红柿鸡蛋、两样、打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