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在儿子房间看到了这封“圣诞老人写给他的信”,小家伙把它贴在书桌前。这让我想起刚过去的圣诞节时,小屁孩因为没收到礼物的异常表现。“去年好歹也送了本书,今年怎么啥也没有,是不是藏在哪里我没发现?”然后不依不饶的翻箱倒柜寻找着。当时正在外忙着事情的我,听到妻子电话中如是说道,心中一阵火起,张口就是一串训话,让妻命令他立即就寝。据说臭小子是含着泪睡着的,当晚回来时,我还奇怪着,好久没见他这般不讲道理,不会童心到真以为有圣诞老人吧?
等过了两天,突然间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孩子失落于我们的不重视。其实什么礼物并不重要,他当然知道圣诞老人的真面目,只是架不过心中的那份希翼。那天倒不是没想过买礼物,妻子私信我,准备晚饭后带孩子去买个,不过后来觉得他不讲道理,就没有搭理,连带之前的打算也不再提起。第二天我找小家伙交流时,特地给他看了下与妻的微信对话,当时就觉得他坦然许多,之后想来应该是觉得我们并未疏忽他后的安心吧!
儿子的声线开始变粗,即将进入我们常提的青春期,然而这件的事情却让我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所谓的青春期既有生理、心理上的变化,也有大人没有因势利导,陪伴不到位的因素吧。记得《朗读手册》中提到,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完全可以一直讲到七八年级,但我们通常到四五年级就觉得他们不再需要。就如我认为孩子早就识破圣诞老人的把戏,可在不经意间却伤害了孩子心中还保有的那份难得可贵的童真。人到中年总是会面临各种压力,可无论多忙,别让烦杂影响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成长的时光总是一去不复返,祝福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