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观点:“人们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开场所,把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暂时放在一边,放松下来聊聊天。”这就是著名的第三空间理论,也是星巴克达成功的最大秘密。

论题:人们需不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开场所,来搁置忧虑,聊聊天?

结论:人们需要。

理由:1、这是一个权威理论;2、星巴克实例为证。

权威理论: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他的背景只是说第三空间相别于第一、第二空间。

第三空间既有别于第一、第二空间,包含二者;又超越二者。

照此说法,星巴克远没有达到这一程度。因为星巴克作为一个实体空间,理应属于第一空间。它只是把工作空间和家庭空间作一个简单的区分,可实质上工作空间和家庭空间也同属第一空间,即物质空间。

如果说工作和家庭空间有包含精神,则它们也应隶属第二空间,即精神空间。而在星巴克使人精神放松,也可以算是第二空间。

但是,工作和家庭空间能不能超越物质和精神,成为第三空间,就难说了。星巴克能成为第三空间吗?它凭什么超越二者,从物质上?从精神上?超越了这两者之后,它体现在哪里呢?

在这里,没有看得出来。

所以,用星巴克来证明人需要一个场所,作为暂时解脱让精神放松的第三空间理论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