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高考,你想到啥?



想到高考,可能有人会说,当年为了和女神上同一所大学,留了一个大题没做。结果女神超常发挥,怒甩我一脸懵逼。



可能有人会说,我考前早去了一个小时。结果那一个小时,六神无主,不知道干什么好。恰好碰到一妹子,直盯着人家的腿,结果……一进考场,头半小时,眼前全是女同学的腿。



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这种奇葩的经历,基本上是带着紧张的心情度过的。我记得当时第一场考语文,最害怕的就是古文相关的题目了。



发放试卷之前,我一直都在背诵着诗歌鉴赏那一套,这首诗(或词或曲)采用何种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或修辞方法、或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或物象、或景象)的(什么)特征,表达了(突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可是到了答题的时候,我就懵逼了,呀,我刚才背的是啥来着……这直接导致我整场考试处于不在线状态。



今天彭胖给我了一篇稿子,我打开一看,全是诗词。这不是在我的伤口上撒盐嘛。



不过说起彭胖,她就是“诗词本人”,柔情傲骨里似乎根植着浓浓的古典之美,只要遇到喜欢的诗词佳句,总会将身心至于其中,好似要将作者的意境置换在心,穿越千百年去身临其境,或喜或悲、或嗟或叹、或兴或默。中华文化的璀璨深邃,于诗词之绝美可见一斑,让彭胖心驰神往。



我看在她减肥减不下去的份上,勉强欣赏欣赏吧。哈哈哈,我说笑啦。还是要真诚才行。




01



《滕王阁诗》——王勃(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PS:诗人赴宴抒《滕王阁序》,序末附此凝炼诗篇,序文已让人叹为观止,诗篇更是字字珠玑,于行云流水中沐浴诗人旷世奇才的万丈光芒,嗟叹那时那刻盛衰无常之悟的感同共鸣。






02



《离思五首》——元稹(唐)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PS:这五首悼亡七绝,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铭心的思念,尤以第四首最是绝唱。




03



《节妇吟》——张籍(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PS:这首极富民歌风味的乐府诗篇,对人物的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诗歌意在双关内涵,既表达忠贞守节之深情,又抒怀忠于朝廷之决心。






04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北宋)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PS:秦观最擅长写情写意,本词整篇语言幽婉而含意深邃,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闲愁,寥寥数语就将意境与情境写就,引人浮想,眼前、心间尽是画面。






05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北宋)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PS:词人笔下的荷塘极富柔情,前写雨后风荷,后思梦归故里,既有清丽、恬淡、明快的景致,又有思乡、思亲、思归的情怀。周邦彦的词风格清新活泼,境界淡远高超,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