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只做你好友列表里的头像

-1-

元旦当天,收到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发来节日祝福信息

不知从哪转发的段子,末尾的错误日期暴露了他是群发的消息,我顺带翻看了我们的聊天记录,内容全部是逢年过节的祝福语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交流

看着消息记录里一条条的祝福信息,脑海里出现我们一起的旧时光;可能太久的时间,我们脱离了彼此的生活圈子

一条条消息都像是弹力被拉伸到极致的皮筋,藕断丝连的拉扯着这段欲断还未断的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微信会加一些好友,之前遇到一个人,在通过验证之后,简单沟通了一些工作内容,双方都感觉各自的工作完全不涉及对方工作领域

然后对方说,既然你的工作我帮不上忙,那我们互删吧,在我同意之后,我们互删了好友,这件事情我不仅不生气,反而很欣赏他这种做事的行为作为标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年搬家的时候,整理房间东西,从角落的柜子里拿出来盒子,好几年没有动过,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灰

这个盒子里放着我以前上学时杂七杂八的东西,其中有一打用橡皮筋扎着厚厚的信,我记得那年的超级女声红遍了大江南北,因为那一年我写信用的每封信纸上面都印着那届超女的头像。


05年升学,曾经和我一起挤食堂、一起背单词的好朋友L去了外地读书,以前形影不离的两个人突然剩下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校园里


那段时间上课自己经常游神不再状态,直到那天门卫大爷来教室找我,递给我一封信,从那时候我开始和L长达三年的飞信传书。


我们约定每天给对方写一封信,我仔细算过一笔账:邮寄一封信需要一块两毛钱,信纸一张一毛钱


我一周是45块钱的生活费,那时候长身体,吃的多,我担心没有钱买信纸信封,所以每周开学第一天我把一周的信封信纸全部买好,剩下来的钱仔细计算着花,我从来没有像那时候觉得数学如此有用


每周回家吃饭,我胡吃海塞的把饿了一周的肚子填饱,我妈总是用异样的眼神看我,当然她也并不知道我把钱花在了给朋友写信上。


初中三年,我和L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从来没有断过,信里写的内容现在读来太过微不足道,但依旧能读出当年写信时的心情;泛黄的信纸,略旧的信封都是岁月的积淀,友谊的见证。


现在我和L在同一个城市打拼,偶尔周末约一起吃饭看电影,不亦乐乎。


前几天我把信拿给她看,她吃了一惊,没想到我居然还留着这些信到现在,她读着信上歪歪扭扭的字,嗔怪我写字太丑,我开玩笑的告诉她,信纸上的那些丑字,可能是在我饿的没有力气的时候写下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一个同事,微信群多到手机一度因为群消息过多被卡闪退,朋友圈点赞好友动态到手抽筋,每天都需要拿出很多时间忙于社交,有一天她告诉我说,当我打开手机通讯录,几百个联系方式,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可以让自己掏心掏肺的人。

这几百个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网络认识


不可否认,网络的出现,在朋友之间架起一条高速公路,缩短了朋友间的距离,我们忽略了一点:当一个人开车不稳,甚至连离合刹车都搞不清的时候,上高速行驶,意味着面临很高的危险系数。


这样的朋友关系何谈牢靠,无异于一座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坍塌只待时间而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日本小伙子,在自己房间放置了及其简单的家居和生活必备物品,其他的全部被他扔掉了,当时他的朋友以为他疯了,几个月后,主人公因为选择这样极简的生活态度,生活、工作、各方面发生了太大太好的变化。


这是由日本人提出的现在非常流行的现在家居整理方法—断舍离,讲的是拒绝不需要的东西,扔掉没用的东西,远离诱惑的东西,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


断舍离套用到情感也一样适用


前几天看到易立竞更新的一条微博:这两天,在断舍离中度过,这个过程,让我进一步明白,活在这个世上,并不需要太多,无论东西还是朋友。

那些静静地躺在好友列表里的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由无话不说变成了无话可说,也就渐渐由互诉衷肠的密友发展成现在列表里的群发好友,由情感交流变成了仪式性问候。


愿想要的是被需要,愿被需要的都很重要

不想只活在你的好友列表里,我很认真说的。

小伙伴们可以关注公众号查看更多文章哦:静思想(jing_sixiang) 么么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