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如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猥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了凡先生举例: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他以贤德之名闻名与诸侯,同时也是孔子的学生,品德高尚,做人光明磊落。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开始觉察自己以往过错,并全部改正。到了二十一岁,发现原来的错误并没有完全改尽;再到了二十二岁,回头看二十一岁,仿佛感觉梦中一样,年复一年的,不断改正自己过错,一直到了五十岁,仍然知道自己四十九的错误并没有完全改正,古人改过就是这么究竟。我们不过是凡夫俗子,原来犯的错误之多,好比是刺猬一样浑身都是,如果我们回想往事,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粗心大意,眼睛里有毛病了。
了凡先生是在引用古之圣贤故事教育自己儿子,让儿子不要对自己过错掉以轻心,要时时觉察,时时改之。凡尘俗世,指责他人,挑剔他人很简单,很容易。但是,人最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越是不敢面对,越是需要挑战,需要突破。如果想活的洒脱,自在,轻松,不是逃避责任,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直面,直面自己内心!看到自己问题,承认自己错误,并勇于改正,那么,我们每天都将会看到一个重生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