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
荐语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学习走路、说话,跌倒了、说错了,不会害怕和丢脸。
后来,我们懂得了更多,反而怕这怕那,止步不前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转变了思维模式。
这本书从思维模式的角度,让我们找到自己恐惧、苦恼和失败的原因。同时,它将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阻碍,获得成长,达成目标。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是,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作者简介:
【美】卡罗乐-德韦克
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其研究成果获得广泛赞誉,著作《自我理论:动机、人格和发展的角色》被世界教育协会评选为年度好书。
目录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if !supportLists]二、[endif]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if !supportLists]四、[endif]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if !supportLists]1、 [endif]固定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和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if !supportLists]2、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if !supportLists]二.[endif]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1、对自身评价的准确度不同
[if !supportLists]l [endif]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非好即坏,所以难免失真。他们的评估结果,有些被夸大,有些很模糊。
[if !supportLists]l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能力可以培养,所以对自己的现有水平,他们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同时,由于以学习为目标,他们也需要对自己的现有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if !supportLists]2、 [endif]对成功的看法不同
[if !supportLists]l [endif]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希望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这让他们极力掩饰不足,最后变成不爱学习的人。
[if !supportLists]l [endif]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而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
[if !supportLists]3、 [endif]对失败的看法不同
[if !supportLists]l [endif]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如果在某件事中失败了,他就成了失败者。在这里,他们的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了一种身份。
[if !supportLists]l [endif]在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即便失败是痛苦的,但它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学习和受益。有如《反脆弱》一书中所说,从失败和挫折里受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if !supportLists]4、 [endif]对努力的看法不同
[if !supportLists]l [endif]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说明你不擅长做这件事。
[if !supportLists]l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觉得,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们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if !supportLists]5、 [endif]脑波不同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脑波研究室,两种思维模式的人进行了一项测试。他们在回答问题,并得到反馈时,脑波显示出不同的反映。
[if !supportLists]l [endif]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只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有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对错上,他们对帮助学习的信息没有兴趣。
[if !supportLists]l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高度关注提高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if !supportLists]1、 [endif]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人的成就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
[if !supportLists]2、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取得成就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够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
[if !vml]
[endif]
案例1:医科大学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
作者跟观察了某医科大学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学习成绩更高。这类学生即便在某次测验中表现不好,下次也会努力赶上。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如果考得不好,他们的分数就很难提高。
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像吸尘器一样,试图背下所有东西。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则注重学习方法,关于寻找学习规律,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案例2:加菲尔德高中的差生逆袭
加菲乐德高中,是洛杉矶的一所低收入学校,大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它被认为是当地最差的高中之一。这里的学生拒绝学习,老师也无可奈何。
杰米-埃斯卡兰特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开始教这些孩子大学水平的微积分。运用成长型思维,他总是思考怎么去教、怎样才能教的更好,而不是关注自己会不会教、他们能不能学会。
后来,他不仅教会了这些学生微积分,还让他们在全国数学考试中取得了领先的成绩。这一事迹,便是电影《为人师表》的原型。
[if !supportLists]四.[endif]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if !supportLists]1、 [endif]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在体育界,很多人都相信天赋。他们会某某天生就是个运动员,所以他才能取得辉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身高公有1.6米的蒂尼-博格斯在NBA打球;独臂棒球运动员皮特-格雷,打入了大联盟;姿势不够协调的本-霍根,成为了最优秀的高尔夫运动员之一;威尔玛-鲁道夫,这个被称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的一条腿曾经接近瘫痪。。。。。。这些运动员以出色的表现,打破了天才的神话。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平凡,甚至先天不足的运动员收获成功呢?相关研究表明:
[if !supportLists]l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学习、努力和自我提高。这也是冠军运动员的共性。
[if !supportLists]l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能给人以动力、经验和教训,让你变得更好。
[if !supportLists]l [endif]在体育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掌控自己走向成功和保持成功的过程。
总之,冠军思维模式,就是相信成功可以通过努力争取的成长型思维。
[if !vml]
[endif]
案例:著名蓝球明星迈克乐-乔丹
许多人只知道乔丹是体育界明星,却鲜有人知道他一路走来背后的故事。
在高中时,乔丹被梯队淘汰了。他沮丧地回家向母亲倾诉。他的母亲说,那就回校好好训练。从此以后,他每天早上6点离开家到学校练习。上大学时,进一步训练防守、控球和投篮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输了比赛,他他也会对不满意的地方作出调整。
后来,因为年龄原因,他的体力和灵活度不如以前。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他更加注重协调性和动作的训练,以此保持良好的状态。他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无法接受从不去尝试。
[if !supportLists]2、 [endif]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if !supportLists]l [endif]领导力与固定型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只关心个人是否伟大。
在管理上,他们无心建立卓越的团队,固执地认为天才不需要好团队。
在地位上,他们想成为企业中唯一重要的人,这样才能突显自己高人一等。
如果他们在团队中无路可走,就容易陷入这样的心态:有什么比你离开公司后,它
四分五裂更能证明你的伟大呢?
[if !vml]
[endif]
案例:李-艾柯卡的自负
艾柯卡任职福特汽车总裁时,他说,如果亨利-福特是国王,自己就是王储。皇宫般的办公大楼、身穿白色制服的行者、空运而来的高级餐点。。。。。。他无比享受这样的生活,也被这种优越感蒙蔽了双眼。他认为自己独一无二,也比别人更加聪明。直到亨利请他离开公司。
之后,艾柯卡出任克莱斯勒汽车CEO。当时这家车企濒临破产,艾柯卡让它奇迹般起死回生。受固定型思维的驱动,艾柯卡开始倾力打造个人形象,用钱讨好华尔街提升公司股份,却不愿把资金投入在新车设计和提高生产上。
最终,克莱斯勒汽车重新陷入窘境。这时,艾柯卡除子指责和找借口之外,还因害怕下属出风头,拒绝批准新方案。最终,董事会解雇了艾柯卡。
[if !supportLists]l [endif]领导力与成长型思维模式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说过,他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长眠于此的人,能把比他更优秀的人才招致麾下。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无论看待或他人,他们都相信人具有发展潜能。对他们而言,经营公司不是为了突显优越,而是为了促进自己、员工和整个企业的成长。
案例:杰克-韦尔奇的倾听和协作
1980年,杰克-韦乐奇接管通用电气,当时这家公司价值140亿美元。20年后,通用电气估值高达49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韦尔奇的经营之道,随处可见成长型思维的表现。比如他会主动接触一线工作的员工,向他们了解公司状况;他会到流水线上听取工人们的意见。韦尔奇认为,这些工人是他应该尊重和学习的对象。
另外,他十分重视团队协作。在韦尔奇的自传里,他说:“我不喜欢第一人称,我人生中几乎所有的事,都是和别人一起完成的。。。。。。你在书中看到的‘我’,指的都是我所有的同事、朋友,和一些可能被我漏掉的人。”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总是追求证明自己、而强调“我”,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则更重视“我们”。
[if !supportLists]3、 [endif]人际关系:人们相处的思维模式
[if !supportLists]l [endif]爱情关系中的思维模式
恋爱关系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一切都可以培养。他们相信健康长久的两性关系,需要彼此磨合,共同努力。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爱情是理想的,是完美和永恒的和谐相处。就像童话那样,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一切都是注定。在两人相处中,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他们觉得,如果爱情需要努力,说明它不属于自己。他们希望两个人心有灵犀,意见统一,所有的事都能自动发生。他们认为,伴侣之间的相互支撑、共同解决问题都是不靠谱的。
二是,他们认为,问题意味着性格缺陷。当两人发生冲突时,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选择责备。有时他们会责备自己,但大多时候他们会责备对方性格有缺陷。他们觉得这些性格缺陷无法改变,两人之间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而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即便两发生冲突,他们也仍旧相信彼此的关系是良好的。
案例:无需经营的爱
夏琳和麦克斯在一场演奏会中相识相爱。慢慢的,麦克斯的情绪化开始显露。当他开心时,喜欢一个等着。夏琳问他怎么了,麦克斯就会更愤怒。他责怪夏琳不理解自己,坚持不沟通,而且态度强硬。但事实上,他们两人仍旧相爱。
朋友们劝两人沟通、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夏琳和麦克斯都认为,感情是注定的,应该彼此理解和尊重,而不是需要努力经营。于是两人渐行渐远最终分手。
[if !supportLists]l [endif]社交中的思维模式
珍妮弗·比尔做了一项社交研究。在数百人中,她先测量了他们的思维模式,评估他们的害羞程度。接头观察他们相互结识的情况。
比尔发现,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防碍人们社交。在社交中,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害羞。一来他们在意他人的评价,因此容易焦虑和怀疑自己。二来,他们不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接触,害怕自己在交往中出错。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社交中也会害羞,但不会受到影响。他们会很快渐入佳境,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把社交当作一种挑战,他们拥抱挑战。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则害怕冒险。
案例:害羞的乔治
乔治是一个社交害羞者。尤其是和女性交往时,他很想表现和聪明自信,却往往弄巧成拙。
有一些,在一家咖啡馆,他遇到一位女同事。女孩暗示想和他一起喝咖啡,他不知道怎么回应,就说了一句“随便你”。结果女孩只能尴尬离开。
固定型思维让乔治被恐惧控制,使他害怕别人的评价。所以他故作冷漠、避免与人接触,以此来保护自己。
[if !supportLists]4、 [endif]教育:思维模式和教育
[if !supportLists]l [endif]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气所期望的成就。否则,孩子在他们眼中,好像失去了该有的价值。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
案例:桑迪父母的哈佛梦
桑迪的父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他们认为桑迪上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考上哈佛大学。他们觉得只有上哈佛,才能证明桑迪的聪明、能力和价值。但是桑迪没能考上哈佛。从此桑迪陷入彷徨。即便已就读其它学校,她还是会感到无形的压力。这让她情绪和成绩都非常不稳定。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和影响。
[if !supportLists]l [endif]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营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学习氛围。他们会根据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判定哪个聪明,哪个笨。接着,他们就轻易放弃那些“笨”学生。这些老师认为“笨”学生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们无法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造一个充满信任、没有评判的学习氛围。他们注重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刻板地评判学生。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才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就算学生当下水平不足,他们也会指导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案例:拒绝学习的盖瑞变了
盖瑞不受学习、撕作业、经常不上课。有一次,老师柯林斯让他到黑板上解题。盖瑞粗暴地拒绝解答。但这位老师没有放弃盖瑞,而是引导他尝试解答、发挥潜能。渐渐地,盖瑞从不受学习的“坏”学生,变成了课堂上的积极分子。他还爱上了写作,而且表现十分出色。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if !supportLists]1、 [endif]如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怎样教育孩子,一起是社会热点。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家长或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if !vml]
[endif]
[if !supportLists]l [endif]掌握称赞的方法
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
[if !supportLists]l [endif]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表现得焦虑、表现和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或者试图掩盖失败,都是不可取的。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if !supportLists]l [endif]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if !supportLists]2、 [endif]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if !supportLists]l [endif]接受
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if !supportLists]l [endif]观察
其次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它什么时候会出现?比如,有的人是在面临挑战时,有的人是在努力过程中受挫时。你可以想一想:最近一次你的固定型思维因为什么而引发?当时你有怎样的感觉?它对你说了什么?最后导致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或者付诸了哪些行动?
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人格,明确它出现的原因。
[if !supportLists]l [endif]命名
第三步,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个人同名,可以是一本书名、一个电影人物名。当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欢的一个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if !supportLists]l [endif]教育
了解了引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原因,和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接着,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
当它出现并阻碍你时,你得学会和它沟通,你需要向它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它和你一起踏上行动的旅程。
当你遇到挫折、压力时,它又会出现。这里,你需要告诉它,你将怎样计划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
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它沟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