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理辅导课的“专业性”要求到底是什么?
一、把握好团体规律和团体进程。心理辅导课教师要懂得团体辅导的基本规律,了解心理辅导课作为一种大团体辅导,必然经历的团体进程。
二、精心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团体氛围。团体动力有正向和负向之分,不是所有的团体都动力都是积极的。一个安全,信任,开放,温馨那距目标明确的团体氛围是可以现场感知和目测评估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课就是必定会时时感受并监控自己所处的团体心理场,并能得心应手的推波助澜。
三、能运用所有辅导过程中相通的反应技巧和互动技巧。反应技巧,如专注倾听,重述澄清,共情,支持保护的。互动技巧,如。引导、追问、面质、聚焦、阻止、重建、具体化、普遍化、自我开放等。
四、能熟练地把握心理辅导课特有的操作要领。重体验不重认知。重引导,不重教导。重目标不重手段。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
五、具有良好的辅导教师个人素质。
六、遵守团体辅导的专业伦理守则。秦霄吉艺也是不犯专业性错误,不注意保护学生的隐密和隐私,在团体场合下无节制的深挖学生的家庭关系细节,不顾及当事学生及其背后家庭成员的内心感受,且积极与的是辅导教师尊重辅导对象的人格,尊重自己的专业,规范,处处以人为本,并以助人自助,推动学生心灵成长为己任。
4、心理辅导课能让学生台很深刻的问题吗?
一、以安全氛围为核心的多种因素决定了话题讨论的深刻性。 在心理辅导课上会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合并到一起,共同影响团体发展的进程。例如,主题的选择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如果主题确实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这个班级的内部社会关系是否是有助于坦诚交流,分享,尤其是班主任对这一主题的主导性价值干预是否强势。上述两个子项都没问题,还要看辅导教师的团体指导风格,看他对学情是否了解透彻,看他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接处理学生课堂非常态事件的态度,智慧和经验。也要看辅导教师对这一主题的活动设计是否精心,切入点是否准确、活动素材是否新颖并有吸引力,重点问题的设计是否独具匠心。
二、引导话题层层深入时,必须把握好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