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切辣椒,脆生生的皮碎了一地,忽然想起大学实习时和室友做饭的那次小争执。
她切辣椒时没去籽,白亮亮的籽溅得案板上都是,我当时脱口而出:“该先去籽洗净再切的。”就为这点芝麻大的事,两人都憋了点气。
如今想来只剩失笑——辣椒怎么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能吃,不就够了。
最近读到一句话:“不要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情。”深以为然。
人生不过三万多天,哪有时间把精力耗在细枝末节上?真正重要的从来都是身边的亲人和三五知己。
什么是不重要的事?大概是饭煮得偏干还是偏稀;菜炒得偏咸还是偏淡;是抹布该挂在挂钩上还是搭在水龙头上;洗衣机用完门开着还是关着……这些事以前看到家人跟我的处理方式不同,我或许会念叨几句,如今再撞见,大多一笑置之。即便我们有不同,我也渐渐学会了理解与尊重。
就像女儿偶尔对我发脾气,我会忽然想:人总在对谁发脾气?对老板?对老师?对陌生人?多半不会,即便心里不快,也会憋着。
唯独对最亲近的人,我们才敢放任情绪——因为知道他们会包容。想通这点,再面对女儿的脾气,便多了份理性。与其怼回去让矛盾升级,不如耐心地教她好好说话,学着正确表达情绪。
所谓成熟,或许就是慢慢明白:比起“谁对谁错”,“在一起”更重要;比起“按我的方式来”,“懂你的不容易”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