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次来姑妈家,对一切都感到很好奇,但是他不敢问。而且让他觉得奇怪的是,姑妈家里没有小孩,用茅草简单搭建的两间房再加一个算不上客厅的小客厅,就只住着姑父和姑妈。从现在开始,茅草屋里还多了一个他,一起组成了三口之家。
姑妈把他带回家的第一天,就让他不要喊姑妈,喊她娘,喊姑父大。
他不太明白,但是看着那两张笑眯眯的脸,再想起临走前爸爸说的话,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听话的话,爸爸就不接他回去了。所以他还是听从的应了下来:“俺大,俺娘。”
现在的姑妈,也就是娘,对他还是很好的。虽然经常吃的饭跟家里一样,都是玉米糊糊,但是他还是可以吃饱的。偶尔还能吃个水煮鸡蛋,这个可是在以前的家里享受不到的待遇。当娘要出去做事的时候,也会带上他。但是不叫他干活,让他在旁边玩就可以。
日子就这样慢悠悠的过着,他对以前那个家的印象也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这个家给他带来的温暖,他也是依恋的,他现在也是大和娘手里的宝,有好吃的,都会紧着他吃,也不用做什么重活。只是偶尔还会想念记忆里的哥哥和吐着口水玩的弟弟。
转眼他就4岁了。某一天,他发现娘好像生病了,因为总是看到她呕吐。但是他又觉得不太像,因为虽然娘的脸色难看,但是她的脸上是带着笑容的。几个月后,家里便多了一个弟弟。
他带着对以前那个弟弟的怀念,对娘生的这个弟弟很好。娘忙的时候,他会抱着弟弟去隔壁大爷家玩。隔壁大爷总是给他讲故事听,他也想让弟弟听爷爷讲故事。4岁的他可以做很多活了。当时家里有营生,主要是做豆腐卖。娘刚生下弟弟,于是一些做豆腐的活,他便接了过来,帮他爸打下手。
邻居们也经常可以看见豆腐坊里那个小小的身影忙碌不停。
小小年纪的他,也知道是被自己的爸爸送给姑姑了,只是他一直当作不懂。他只想好好的帮家里的忙,这样就不会被娘再送人了。他渴望有爸爸妈妈的家,依恋着爸爸妈妈对他的爱。
邻居爷爷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对他好且不计回报的长辈。在还没上学前,他除了在豆腐坊里干活,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来爷爷家听他讲故事了。他是爸爸送给娘当儿子,也是充当着催子的角色。娘希望领养了他,能给这个家里带来更多的小孩。“你这个可怜的孩子。”说到这个的时候,爷爷总是用他那粗糙的手摸着他稀疏且有些发黄的头发,眼神里都是温暖的怜爱。
不过有的时候他也不太明白娘,明明邻居爷爷人很好,以前他很喜欢过来跟爷爷玩,他希望弟弟也会喜欢跟爷爷玩。但是娘却不允许他带弟弟出去,弟弟也总在娘的怀抱里。有了弟弟,他明显感觉到娘的喜悦。虽然现在的娘总是撵他去干活,连去爷爷家的时间都少了。但是看着娘开心的笑脸,他也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