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底里的旧时光(七)

(七)毛线衣

儿时的记忆中,冬天我没有穿过毛线衣,穿的是那种枣红色的棉质卫生袄。卫生袄是立领的,一边一个小口袋,里面有层薄薄的细绒,厚实挺刮,虽说没有毛线衣漂亮软和,但是扛风,保暖性很好。

母亲的生母是个小脚老太婆,性格温和,宁静慈祥,干净整洁。过去家里穷做不起整件白稠衫,于是在每件衣服上按个白色领子,穿上去整个人显得清新素静。

读小学时,家里条件好的孩子穿上了毛线衣,母亲如同她的母亲一样也是个爱好的人,她如法效仿在卫生袄上加个红色的毛衣领子翻出来,从外面看里面像是穿了件毛衣。

后来家里条件稍好些,买得起毛线可缝纫技术一流的母亲却不会织毛线衣,我们的毛衣都是请别人帮忙织的。读高一时,怕我在教室上课冷着母亲准备给我织件背心,为了不麻烦别人,母亲开始边跟人学边织。母亲终归是心灵手巧之人 ,学织毛线衣也是一通百通,不久织成了一件蝴蝶花型的粉色背心。

母亲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穿上,然后满意地说:正合适,真好看!这时母亲的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在欣赏她的第一件针织作品的同时心里一定也在祝愿:吾家有女初长成,愿她三冬暖,愿她春不寒。

漂亮得体厚实保暖的粉色背心让我爱不释手。可惜后来那件背心脱下时不小心被人顺走,让我懊悔不已,足见这件背心的漂亮和吸引力。

刚参加工作时,有时间了,于是跟着邻居姐姐学织毛衣。那个劲头丝毫不亚于当年高考,争分夺秒,劲头十足,中午下班回家的空隙顾不上吃饭先拿起毛线笨拙地织起来。

这时,邻家姐姐下班路过,看见我那副认真投入的样子,凑过来看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忍住笑说道:这袖子针数不能一下全部挑起来,先挑起肩头,再边挑边织然后全部挑起来织,怪我当时没有说清楚。说罢直接把我织了大半个的袖子全给拆了,刚刚学织毛衣的我看着成果滋溜一拉没了,实是不舍。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小红书,没有抖音,学织毛衣全靠“传帮带”,跟闺蜜同事朋友彻夜切磋技艺,甚至走在路上看见别人身上好看的毛衣也要拉住细心请教,不学会不罢休,可以饭不吃觉不睡,单身汉的日子就是这么任性。

就这样织了拆拆了织,乐此不疲。技艺娴熟后,我如鱼得水,买不同的线:粗的、中粗的、细的;全毛的、混纺的、化纤的(开司米、马海毛)等等,下班就是各种织织织,织毛衣织毛裤织围巾织帽子,织各种可以织的用物,一天一夜一条围巾,一星期一件毛线衣是常态。给自己织各种各样的毛衣,一本编织书被翻的破旧卷边,书上所有的图片都织了个遍。

那时候不同季节不同毛衣,厚的薄的长的短的红的绿的黄的蓝的紫的各色各样,穿在身上美在心里,让本就青春靓丽的自己锦上添花,狠狠臭美了一把。

看着眼前这条蓝色带白色条纹的直筒裙,想起那时候早上走在上班的路上,办公楼对面正在守店的杜公公的话在耳边响起:小龚,你穿上这套裙子真好看,像个上海姑娘!杜公公上过黄埔军校,虽然当时七十多岁的年纪,但腰杆依旧挺拔,可以想象到年轻时候的他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样子。听见杜公公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织毛衣的水准不一般哦。

除了给自己织,给家人织,给亲友织,给老公织,给儿子织,毛衣就像是爱的传递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直到后来都穿上了羊毛衫羊绒衫,手织的毛衣通通归纳箱底,现在一件一件打开看着,还是爱不释手,百看不厌,同时思绪万千,真是名副其实的“暖暖牌”“妈妈牌”“巧手牌”毛衣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该死的,怎么还没起床!你还上不上学?”二姐又如往常一样对着窗口扯着喉咙喊着。 通常还要继续骂骂咧咧一阵子,才能从...
    雪莉X阅读 732评论 2 5
  •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如今,人们早已过上了富裕小康的生活。过冬很少再有人穿纯手工编织的毛衣和毛裤,但是我却一直保存着...
    王浩_浩瀚长烟阅读 2,383评论 0 8
  • 母亲会许多我以为神秘的技艺。比如编织,就是我以为的神乎其技。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母亲住院。父亲带我...
    海杯子阅读 6,227评论 106 361
  • 下午收拾东西时翻出了几卷毛线,貌似是去年在合肥时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买的,但是却忘了买针,于是一直被压在箱底,今天无意...
    月影寒阅读 941评论 0 1
  • 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苏北平原上的江家村里的最漂亮的姑娘江秀梅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出门了。临出门时,她母亲虽没有拦她,但...
    Mr_稻香老农阅读 2,279评论 19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