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死后才能取钱的16万理财产品到底冤不冤?

女子花16万银行理财,错买成终身保险,并且死后才能取钱。如果发生在你身边,你是否会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河南郑州李大妈身上。4年前自己通过银行人员办理16万的理财,如今理财产品却变成终身保险,还是那种到了100岁或者到死后才能取出的保险。先不说这事情多么无耻,仅仅银行代销保险,易投金牛理财师就觉得非常不要脸。


理财产品

作为一家银行,做金融杠杆是日常工作,但对于不具备理财知识的人,银行工作人员却没有告诫这些文化程度偏低的大妈这其中的风险。在没有充分讲明理财产品时,向一个不懂理财知识的人卖产品,本身就涉嫌诈骗。易投金牛理财师常说,理财是一种生活,在投资理财前,一定要懂得产品风险。只要是跟金融相关的产品,都必须有义务告诉客户风险。而李大妈的遭遇,银行却没有履行义务提告各种风险及注意事项。

在投资理财界,有种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看成交单。不管是人还是鬼,只要卖出杠杆,就是一个公司的业绩。因而就是这种不靠谱的KPI,造成中国金融业杠杆泡沫虚高不下。不管证监会怎么监管,这种债转保险就是死灰复燃。这些银行人员,瞅准这些不识字没经验的贫下中农有意挖坑,为了自己那点业务提成,一下搞跨普通家庭10多万,黑心起来,手一点都不软。

对于银行代售保险,真的是深恶痛绝,坑了不知道多少人。一些胆子肥的、为了高提成的银行工作人员也参与到卖保险的队伍里,而他们的目标是那些年龄大点没有多少理财知识的大爷大妈们。买了死后才能取钱的16万理财产品

到底冤不冤?冤。这种冤是无处申诉的冤,坑得这些老大爷,老大妈连死的想法都无处说的冤。保险是保险,理财是理财,两者本身不是同一性质。保险姓保,理财强调的是收益跟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看到大爷大妈进银行柜台存钱,银行人员却主动给你推销理财。推销理财也就算了,却把理财的噱头换成了保险。完全隐晦了理财的收益跟安全,或者不强调理财产品风险,本身就涉嫌违法。最无耻的竟然隐瞒产品性质,这就完全是在合同欺诈。很多第三方保险公司,这里先不提有多么烂。仅仅是易投金牛知道的,这个公司每年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死后保险多达7000万。职业坑老,坑大妈。

最后,易投金牛给各位大龄投资人一些建议。在银行跟你谈收益比存款利率高,且完全不强调风险,还有银行做后盾担保时。投资人,一定要把银行工作人员的录音保存下来。因为一旦成单,银行工作人员,会把问题推的一干二净,并且把责任都赖给储户,从而导致连法律都没有说法。只有保存了这种录音,才能让自己的合同不受欺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七月底,通过下发新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称“征求意见稿”),监管层再一次明确展示了降...
    罗熙love阅读 6,311评论 0 15
  • 个人微信公众号:打不赢就吐口水 本文约6200字,阅读建议时间10分钟. 本文介绍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理论及银行结构...
    罗熙love阅读 5,880评论 0 1
  • 理财投资骗术屡见报道 可能你会问,去银行买个理财还能被骗? 请看看下面的报道:《亿元理财产品血本无归 银行“飞单”...
    白桦微观阅读 1,361评论 0 1
  • 像黑云压城的压抑 像磅礴大雨的畅沥 像山顶雪崩的寒气 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无理取闹的脾气 公主作病的娇气 无法累...
    岁月如许阅读 135评论 0 0
  • 1、吃西瓜 从头再来 床 终点 2、人生 红绿灯 尝试 舞台 3、聚光灯 大海 我是...
    古月哥欠丫丫阅读 1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