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读诗词《观书有感(其一)》朱熹

【写在前面的话】

做为一名妈妈,希望能够以更直观、好玩的方式,带孩子走进诗词的世界。

导图大体原则上是自己根据理解后搜罗背景资料、图片等信息做为参考,偶有参考临摹,绘制而成。

如果亲喜欢,需要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导图思路】

中心图


观书有感 朱熹


小图标

田、云、问号、水:与诗句对应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诗词大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详细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清: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作诗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宝宝。 瓢虫呢? 哇,原来住在玉米叶子里, 安静,遮风挡雨。 这碧绿的小房间, 住起来一定很奇妙。 宝宝,你...
    life日出而作阅读 831评论 4 4
  • 人的灵魂不是根据人的外表划分的。长得好看的人不一定有好的内心;不好看的人不一定是坏的。但是,如果一个长得不好看喜欢...
    董莺阅读 228评论 0 0
  • 如果,子弹的颜色是红色 如果,我能在保卫家园中死去 我想,借一把明朝的屠刀 将我处决在午门 然后,将灵魂安放在盒子...
    孙悟祖阅读 253评论 0 0
  •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捉蓝蜻蜓(那种个头较大很难捕捉的蜻蜓),我们会先想办法抓住一只母蜻蜓,然后用细线绑在...
    爱吃番茄great阅读 3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