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中的人文智慧》第四周共修作业

思考问答题

1.一篇经文,我们怎么解能为我所用,变成思想人格境界呢?

三步骤来解经,一、缘起,二、训诂,三、事理心,三圆融。

2.请概括一下解经三步骤,第一步缘起。

缘起要说何人、何时、何地、为何而说这部经。

3.解经三步骤第二步训诂是什么?

训诂就是用现在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简单说就是翻译,尤其对中间一些难的字,翻译一下,不翻译就卡住了。

4.解经三步骤第三步事理心三圆融是什么?

事理心三圆融,就是知其心,明其理,善其事。

5.学习经典哪一章最重要?

第一章最重要。

6.如何理解开宗明义?

开宗明义:开,就是开启,宗,就是宗旨,所要说的核心、义理、明义。义,就是境界,叫内涵,叫毅力,叫情境,叫情怀,叫心性都可以。开宗明义就是要明白他背后所要表达的一个更深的东西。

7.经典为什么不好解呢?

就是因为开宗明义,解读经典时要把义带出来,要理解经典它本体的世界要干什么?他为何说?表达的内涵意境很深的义理,部分叫名义,所以叫开宗明义第一章,我们想理解经典,就一定要去理解中国人的思维,理解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深广。理解文化背后更深的东西。

8.曾子对儒家儒学学派思想有什么贡献?

曾子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上乘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儒家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9.代表作《大学》三纲八目指的是什么?

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儒家人的特征是哪些?

重其身而轻其禄,保持自己的精神和气节而轻视钱财。

11.从《韩诗外传》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状态,中国文化人洁身自好,不谄富不骄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12.在中国的文化中反复出现道,这个道又是什么呢?

道指人事物变化的规律。

13.为什么研究人事物变化的规律?

研究这个规律,人、事、物就可以变得越来越好,人就知道怎么和自然相处了,这是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是人、事、物都是现象,在现象背后有一个本质世界存在,这就是道。

14.人、事、物、他们在道背后的时候最终显现为什么呢?

最终显现为德。

15.和德相关的有哪些词?

孝悌忠信。

16.孝、悌、忠、信是道还是德呢?

孝悌忠信又是道又是德,说它是规律的时候,是道,说它展现为行为的时候是德。

学习感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会用缘起,训诂,事理心三圆融,三步骤来解经。要读出经典背后的理,学习儒家人重其身而轻其禄,保持自己的精神和气节。正所谓扫地不是为了扫地,洗碗不是为了洗碗,孝敬老人不是为了孝敬老人,都是为了历事练心,是为了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心境决定你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