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提升—对于自我演讲视频的显性分析

      很多同学可能会说,我不是企业家、成功人士,是不是不需要演讲了呢?

       演讲不仅仅是的舞台上的分享,也不只是成功人士、老板、CEO们的专利。其实“演讲即日常,演讲即输出,演讲无处不在”。如果你需要说话,如果你需要好好地跟这个世界聊天,那么你也一样需要演讲。

        试想一下,开会的时候,你难免需要做公开发言,工作汇报;和别人交谈,你难免需要讲故事,表达观点,甚至说服别人。你曾经多少次因为表达不清,词不达意,而痛失良机?

       每个人都需要沟通表达,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演讲。演讲能够带给我们三个极其重要的回报:

第一个,培养你优于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个,培养你制造情感共鸣的能力,也就是提高你的情商。

第三个,演技能够帮助你建立个人品牌,并源源不断的输出价值观。

这是我参加的一些演讲课程班中学习的一些感触,演讲公众表达的能力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以下的五张图片是本人在大学之中部分公众表达中的视频截图。请大家认真看视频截图中我的形象、手势、工作、发型以及一切不和谐的内容。下面我将一一的分析。


第一张图片:注意手势
第二张图片:注意神情

第三张图片:注意自己的语调
第四张图片:注意站姿、手势以及语言的卡顿
第五张图片:注意手势、发型、服装和站姿

视频的来源主要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些主要的展示,有推优入党演讲、研究性课题的中期答辩、辅修专业的毕业论文开题以及战略管理课堂上的展示。这些公众表达都放映了我在演讲方面错在的很多问题。

 现在对我这几次的演讲进行一些分析总结,从以上图片能够很清楚的发现我在公众表达中存在着手势不协调、站姿歪歪倒倒、神情猥琐、发型混乱、体型瘦弱、穿着凌乱。这些是能够从照片中明显发现的问题,下面我对于这几个方面一一进行剖析。

1、手势问题。在第一张和第五张图中能够明显的发现,我的手势存在的问题:整个中期答辩的时候右手抱着自己的腹部翻动着翻页笔,在表达的时候的用自己的左手完成全部的肢体语言部分。而且在最后一张图片中,左手的肘关节抵着右手的掌背,用握拳抵住自己的下巴,显得若有所思的样子。

2、站姿问题。在第五张和第三张图片中,我两脚分叉分得太开右腿斜长、左腿弯曲像是依靠在讲台上;第三张图片中我不停地摇摆身子,忸怩作态,自己显得没有一点点精气神。 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整个人在演讲过程中会有弯腰驼背的情形。

3、神情亦或是表情的问题。在第二和第三张图片中能够发现我整个的神情显得猥琐,特别是第二张图片中拿着开题报告眼睛盯着指导老师,期待着老师给你一个very good。第三张图片更是如此,在推优入党演讲的环节本是一个无比庄重、严肃的时刻,此时此刻的神情应该是满脸显示的对于的党的敬重,崇拜以及自己一颗迫切的心情。

4、发型亦或是自己个人形象的问题。第五张图片中,自己不成熟的发型打理技巧,三七分、二八分傻傻分不清楚的,这样的发型展示对于我在舞台中的展现毫无帮助。

5、穿着问题。这些场合虽说不是特别重要,非常关键。但是在课题中期答辩的时候,略显得随意。在答辩的时候,将自己的衣服拉链拉到了最上面,显得自己酷酷的样子,但是在这样一个场合之中略显得不得体。虽说没有明确要求穿着正装,戴领带展现一个职业人的装扮。

        上面是我对于这两年之中自我演讲视频显性层面的分析,能够从事视频中的图片中一眼发现的问题,但是演讲或者是公众表达不仅仅是一个显性层面的展示还有更多不能够通过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这包含演讲结构、演讲风格、演讲稿、演讲的时候语音语调等等方面。下面是我对于上述五个层面的一些改进意见。

1、演讲手势

       关于演讲手势有一点需要记住:把手放到上半身来。双手不要自然下垂,这样每次做手势的时候,我们都要把手拿上来做动作,让观众的视线集中在你上半身中。在演讲的提问时间或者空闲时间手势的正确方法是放在肚子前,如下图,这样需要做手势的时候,手会自然伸出。具体怎么放置,因人而异,可以双手合十、可以互握等等。切勿双手交叉于胸前。


放在肚子前

       还有一个误区需要我们纠正:不要事先计划手势。手势不是武术招式,和我们表达意思之间根本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手势的运用不能够这么僵化。每个人的演讲风格不一样,有的人手势少、有些人手势多,这都是属于正常的情况。

2、演讲站姿。

       正式的演讲,基本上都是站着进行的。比如,外国领导人的竞选演讲,包括霸气侧漏的奥巴马、温文尔雅的克林顿、幽默风趣的里根、极富煽情的罗斯福……还有联合国秘书长的发言,奥运会主席的致辞,中国外交部长的陈述等等,都是采用站姿进行演讲的。

       为什么进行演讲一般都要采用站姿呢?著名演讲家曲啸老师有一句话非常精彩,为这个问题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他说“演讲者的体态、风貌、举止、表情都应给听众以协调平衡的至美的感受,要想从语言、气质、神态、感情、意志、气魄等方面充分地表现出演讲者的特点,也只有在站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既然演讲中站姿是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稍息式:一脚自然站立,另一只脚向前迈出半步,两脚跟之间相距约12厘米左右,两脚之间形成75度夹角.运用这种姿势,形象比较单一,重心总是落在后脚上.一般适应于长时间站着演讲中的短期更换姿势,使身体在短时间里松弛,得到休息,一般不长时间单独使用,因为它给人一种不严肃之感.

  2)自然式: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相距与肩同宽,约20厘米为宜,太平会影响呼吸声音的表达,太迂则显得拘束.

  (3)前进式:这种姿势是演讲者用得最多,使用最灵活的一种站姿.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前脚脚尖指向正前方或稍向外侧斜,两脚延长线的夹角成45度左右,脚跟距离在15厘米左右.这种姿势重心没有固定,可以随着上身前倾与后移的变化而分别定在前脚跟与后脚上,不会因时间长而身体无变化不美观.另外,前进式能使手势动作灵活多变,由于上身可前可后,可左可右,还可转动,这样能保证手做出不同的姿势,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3、演讲神情、表情。

在你穿戴的所有东西中,表情是最重要的。——佚名

       在演讲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超级电脑一样,从我们身边人的脸上搜集数以万计的微妙数据。我们的潜意识在不断地组织和综合这些数据。眼部周围肌肉收紧,瞳孔扩张,汗水从发际流淌下来----你随时都在感知和解释这些提示,你的听众也是如此。这种解释过程会给你一种有人在撒谎的“感觉”。就像你的身体一样,如果你说的话是一回事而你的表情是另外一回事,那么听众会疑惑不解或混淆不清。

       因此,确保脸部表情能与我们自己正在说的话联系起来。如果你开头说的是“见到你们很高兴”,但听众看不到你脸上有任何高兴的表情,那么在最初的七秒时间里,你已经将自己置于一个不被人信任的境地了。我们如何将我们的脸部表情与自己正在说的话联系起来呢?

面部肌肉: 丰富的表情感染听众 

       人的脸部有43块肌肉,大多数人平时只用其中的三块。在我们上台之前,要唤醒我们的脸。做做脸部瑜伽,拉伸脸上的肌肉。人到中年时,因为我们仅仅重复使用一些固定的表情,我们大多数人的脸部肌肉都不灵活了。就像跑马拉松之前运动员做的一样,唤醒我们的脸。让我们的脸部表情能够确保与我们自己正在的说的话联系起来。

眼神:直面听众,进行“连接的对话” 

       人的眼睛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如果我们说话时看不到对方的眼睛,很容易就对他们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我们通过他人的眼睛以及眼部周围肌肉的微小变动获得大量的信息。        就“连接的对话”而言,你一次只看一个人,并且直接对他们说话。直到你第一次需要停顿或一种思想表达完毕之前,你的目光都停留在一个人身上,然后,再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这样的话,你的目光在每个人身上停留的时间大致是三秒。

4、发型和穿着都属于是我们个人形象的问题。在这里我也不多的赘述,这个方面是一个非常系统的问题,涉及到我们自己的年龄、爱好、身份地位、职业、修养、场合等。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全文是我对于这俩年中公众表达视频的显性分析,发现了我很多方面的不足或者是提升的地方。好的演讲是一个慢慢精进的过程,看俩本演讲的书籍,听几个关于演讲的讲座或者报名参加几个演讲的课程都是不足以达成我们的目标。想要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或者是一个好的公众表达着,需要我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修补自己的短板了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