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不二组】用对方法你也能成学霸!

图片发自简书App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自己》一文中提出人类在获取信息时有很大的差异,“读者型”的人习惯阅读信息,“听者型”的人习惯听取信息。这两类人在采纳学习方式时应当因材施教。

举个极端的例子: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是英语的成绩一直烂到底。直到五年级配了一副400度的眼镜,世界顿时清晰起来,看得见英语老师口型了,我才得以学下去。发音靠看口型,能理解我的痛苦吗?所以我是读者型的那类人,几乎全部靠视觉输入信息。

小时候,住在隔壁的同学很爱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电台节目,而我却没有什么兴趣,听得见——却又听不进心里去,怎么也进不了“心流”的状态。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考四六级,每人一个walkman来回地听慢速、快速VOA之类的学习材料,但显然语音输入的这个学习方式对我而言效果不佳,考了好几次才把证书拿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代学校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以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的孩子,花很大力气去教鱼上树、教公鸡游泳。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为什么现代学校无法挖掘、培养特长的孩子,无法用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各个领域的最杰出者?

现代学校的出现是为了培养产业工人,而不是培养社会精英。在18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为了让流水线工作产生最高的效率,工人必须用不太快也不太慢的平均效率开展流水线机器作业,学校的出现就是普及成为工人需要的各种知识。所以想成为学霸,光靠学校单一的教育方法恐怕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认知才是这个日益迭代的社会最高的生产力。想成为学霸必须要辨识自己在获取信息时用哪种方式效率最高。在学校的通识性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发散性探索爱好和特长并且尽早开展练习和训练,成为你所擅长领域里的学霸并不那么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都曾心有一片海,那里住着最文艺最天真的自己,但生活不只是远方和诗,还有眼前的将就与苟且。都说白天给人十个太阳,...
    折节读书阅读 1,267评论 0 0
  • 总是在莫名其妙的的心情中幻想子虚乌有的事情,总是在害怕身边的人会不知不觉离你而去,总是畏惧曾经说好的约定因为时间的...
    梁梁7阅读 1,430评论 0 0
  • 清晨睁开双眼舒服的阳光照在我脸上但很快,我想起了你想起你让我的感觉立刻变得十分糟糕 站在马桶旁盯着平静的水面我在想...
    郝显阅读 4,65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