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条件

关于上个星期五下午的讨论,谭老师关于把学习能力和目前国内教育制度的安排作为无法实施“翻转课堂”的条件。我表示反对。我认为,这些只是能是外因,即使有制度安排和学习能力,也未必可以实施,因为最重要的内因乃是学生进入“翻转课堂模式”时的知识结构,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许多科目在大点的尺度上是无法翻转的,比如从课程的尺度上就是如此。

下面就以本人为例来说明一下我的观点。

假设我突发奇想,想去学小提琴,而我的乐器学习的经历仅仅是在小学三年级学过吹口琴。按照“翻转课堂”的形式,我首先是看视频或者阅读理解文字材料,进行操作,多次试错,然后去找老师(假设视频和材料就是这个老师提供的)。家里有小孩子学乐器的恐怕都知道,那些教乐器的老师,肯定都反对这种做法的,只有完整的学习过一套东西,或者达到一定阶段和级别之后,他才会建议你这么去做。所以在这个阶段是“翻”不过来的。按照我的说法,就是因为这时候我没有“拉小提琴”的知识结构,所以 “翻转课堂”对我来说是无效的。“学习拉小提琴”这件事,和专业课程中的动作操作课程接近,所以我就推论到专业操作课程对于初学的学生也是无效的。

另外,我作为一个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让我具有比一般人更强的学习能力,但是这个学习能力,是否让我可以进入到“学习小提琴”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回答也是显然的——不能。谭老师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我不具有“拉小提琴”的学习能力。可是“拉小提琴”的这种学习能力是怎么来的?不正是通过学习小提琴的演奏而获得吗?如果是这样,又回到上面那段文字中去了——初学乐器都是老师手把手教的,而不是先学后教,也就是这时候的学习是没有“翻转”的。

学习能力是依附于某种知识结构的,更加确切的说他们是一个整体,有些观点把学习能力看作是学习中的“灵魂”,而把知识结构作为“肉体”来看待,认为“灵魂”更加“高尚”,“肉体”只是“欲望”,从唯物二元哲学观点来看,“肉体”是“灵魂”的寓所,一旦湮灭,“灵魂 ”也无法独自存在。假设我现在已经学好了小提琴,又开始学习钢琴,显然也是必须走和学小提琴同样的道路的,但是因为二者都是乐器,可能我会学习的更加快一点,更加好一点。所以学习能力对学习效率产生影响。

最后,我认为谭老师的说法无法成立的原因是条件无法推导到结论。当然我也给出了我的命题:知识结构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条件,没他不行。至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教育体制和制度,都是外部因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9月16日,F69期,第一次基础课翻转课堂拉开帷幕。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次课程氛围和新生互动。任博老师全程讲了2个...
    晓彦_fa10阅读 778评论 0 1
  • 翻转课堂”推进中遭遇的尴尬 原创 2016-01-04 吴樱花 教师博览 在课堂教学方式中,“翻转课堂”目前已经成...
    Life答案阅读 952评论 0 7
  • 文丨花儿 15年已经过去一半,从年初就策划着为老房子留下点什么,哪怕一些潦草的文字,简陋的图片,梦里多少回梦到老房...
    秦淮君阅读 1,225评论 1 3
  • 一生 不是刻意追求别人的平凡 也不是刻意过得特立独行 没有谁比谁高级 自己的一生 是回头看来时的路,是自己曾经走过...
    记仇的疯子阅读 337评论 0 0
  • 万物都是由动而生,由静而归根。虽生生不已,但却终而无不归其本。 树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落叶归...
    阿甘1972阅读 6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