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若只是虚构和想象

生命不息·归来

《生命不息·归来》书评
文/leileely

这是一篇以二战中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泰迪是英国约克郡人,二战期间入伍后成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多次以机长身份率领机组成员完成空袭轰炸任务。战争结束后,泰迪由于亲临残酷的战争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心理阴影,一直难以回到平静的生活中。他青梅竹马的妻子南希、女儿薇奥拉、孙子萨尼和孙女珀蒂等的人生都因他而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南希因脑瘤而死亡,未能给女儿薇奥拉足够的疼爱;薇奥拉抛弃孩子再婚又离,最后成为知名作家,始终与儿女关系疏远;萨尼和珀蒂缺少父母的关爱而与外公关系亲密,最后也都只能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

泰迪在执行空袭任务过程中就开始怀疑自己行径的合理性,每每想到从飞机中扔下去的炸弹会造成那么多无辜儿童妇女的死亡就心怀内疚,感觉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受到报应。可战争中谁又不是无辜的呢?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泰迪的报应便是亲手杀死了因脑瘤无法手术只能等死的南希,由于极度疼痛几近疯狂,最后只能由他最后“帮”她一把,好让她体面的死去。那时他们的女儿薇奥拉才六岁。
没有母亲疼爱的薇奥拉开始堕落而叛逆,生下萨尼和珀蒂却又不会疼爱他们。最终导致两人不快乐甚至悲惨的童年,与母亲的关系也一直疏远。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堕落,特别是当我们在道德责任的驱使下去打仗,发现我们自己在伦理结中纠缠不清。”
“有时候,当天晚上新飞行员就要出任务,却再也没有回来。他们来来去去,甚至都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印在水里,刻在土中,在空中化为尘埃。”
“泰迪才意识到,他们根本不是斗士,只是为了‘大我’的利益为被牺牲掉的‘小我’而已。他们不过是统计资料中的一个数而已。”

事后再来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与灾难,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就像作者所言,花几年时间写出的小说并不是为了用三言两语概括出来,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计的士兵的灵魂又岂能是一个统计数字和几段悼词所能安慰的?

但是,泰迪生还后的一切若只是虚构和想象呢?毕竟战争中真的是生死由命啊!“死者何其多。”
没有读完全部的故事,你也许永远想不到真相。可是,再将书本从头翻过,作者其实在楔子部分就已赫然暗示:最后一次飞行。

虽然作者采用的插叙方式和多次出现的前后呼应的事物与情节(如银白兔和鹅等)让故事显得更加可信,小说的内容简介也直白的告诉读者主人公不知该如何面对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但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一个骗局。当然,任何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用作者的话说,“这也是这部小说存在的理由”。

书名中的“归来”含义便在此。主人公泰迪真实的遭遇是,在一次空袭任务中飞机被高射炮击中而坠毁,算是英勇牺牲,为国捐躯。本来不存在“归来”一说,正是作者通过隐藏的虚构和想象,将泰迪生还归来后与青梅竹马的南希结婚生女、直到孙子孙女都长大成人的长达将近60年的人生写出来,最后却告诉读者这一切不过“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多么残忍,令人唏嘘不已!而将“A God in Ruins”译作“归来”不可谓不精妙,全部的故事和情节都不过是战争废墟中死于坠机的泰迪的想象。

一段故事却写出了两种人生。你以为的人生已经足够残酷和充满苦痛,谁知真实的人生却将这种残酷与苦痛的可能性都抹杀掉?“所有飞鸟从未降生,所有鸣叫无从唱起。” 不知道哪种人生更理想,或者说更真实。常说人生没有排练,一切若只是虚构和想象,你又该如何选择和面对自己的人生?一切若只是虚构和想象,那些战争和堕落是否就未曾真实发生过,我们是否就可以回到最初的模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住在一个方圆只有几百里的小城里,走出门亦或者在家都能闻到香甜的桂花香。空气里甜腻的桂花香气,就像是热恋情侣的味道,...
    知ou周阅读 365评论 0 1
  • 白露 文/高萍之 绵绵细雨 何时能填满这个城市 伸长的脖颈 沾满欲望的嘴唇 酒的颜色浸染了湖畔的凉意 灯火燃尽...
    高萍之阅读 238评论 0 3
  • 最近在拜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作者是史蒂芬.柯维,是和德鲁克、韦尔奇、卡耐基齐名的管理大师。 对比之前看过...
    桂林007阅读 404评论 0 1
  • 伫立窗前, 凝眸窗外, 看川流不息的车辆, 匆匆划过一道道痕迹, 不知道心要落向何方。 看庭前流水默默, 看干枯的...
    旭日冬升阅读 33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