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搬砖的文章已经很多了,我作为一个刚入门的搬砖新手,总结了一些经常遇到的坑。尽量避免盲目搬砖砸到自己的脚,不但赚不到差价,还严重影响心情。
搬砖就是指在两个不同的交易所,买卖有较大价格差的同一个代币进行获利。包括有搬砖,对冲等。在暴涨暴跌的时候,出现价格差的概率要大一些。
1. 注册好几个主流的交易平台后,都需要立即进行实名验证。否则当你需要提币时,可能会出现不能提币的尴尬情况。
2. 提前了解交易所充值和提现的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自己就曾经心急的提币到韩国的KEX交易所,想要做个差价,结果发现可以对换的主流币种全都不能提现。因此卖掉了也不能提出来。
3. 小额测试下交易所的主流币种的充值和提现的时间是多久,很可能出现转币进来和转币出去要花很长的时间。比如从A交易所买了一个待涨的代币,准备体现到B交易所等价格上涨后卖掉,结果提现打包要好几个小时,直接耽误了最佳的卖点。
遇到ETH,和BTC交易拥堵时,转账非常慢,可以用其他虚拟币转账,再换成EHT或BTC进行交易。
4. 了解交易所的交易费用和转账费用。有些交易所挂单也需要交易费,吃完单后还要收一次交易费。提币佣金是0.1%-0.2%,这些加起来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实在太坑。
5. 从法币思维转成代币思维。搬砖最终是看代币的总量是否有增加,而不要以法币为计算单位。这样不仅容易进行计算,同时代币总的趋势是不断升值的,通俗讲就是比钱要更值钱。假如,今天1W的法币等价于0.2的BTC,也许下周就只能换0.15的BTC了。因为代币升值了。
6. 买卖时要果断,一旦犹豫不觉,想着要用更低的价格买进,以最高的价格卖出时,很可能会出现代币快速上涨,买进成本增加,卖出时快速下跌,产生损失。当然也有可能会相反。但搬砖只是博一个稳定的小收益,因此不要冒这个风险。
7. 用表格把每一笔交易记录下来。很多时候挂一个大单,是要分很多次才能买到这个数量的,因此交易笔数会很多。这时是没办法把交易总量记在脑子里的,操作几次后就会犯糊涂,不清楚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8. 如果是搬ERC 2.0的代币,一定要留有0.01以上的ETH,作为转账的燃料费,否则转不了。
9.不太熟悉的交易所,或者是新的交易代币,可以用就地进行买卖,也就是买好等涨到你预估的程度就直接卖掉。如果转到其他交易所再卖,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曾经有群友搬一个新上的代币到其他交易所,就出现打包需要300个确认的事情。从晚上到第二天早晨才提现完成,结果是代币的价格一落千丈,最后亏了30%。
10. 搬砖其时是挺花精力的一件事情,需要很多时间去搜索有差价的代币。而且现在搬砖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很多程序机器人在自动搬砖,一个有较大差价的代币,在一个小时左右也许就会把这个差价给搬平了。不太熟悉的情况下,等到把各种准备工作做完,也许就已经没有差价了。
每天的盯盘也会浪费掉不少宝贵的注意力,占用掉学习时间。与其每天花时间盯着这些微小的利润,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区块链的知识上。只在市场有较大波动的时候才去搬转,这样的收益也许能比较可观。
以上就是我在搬砖路上遇到的一些坑的总结,在提醒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能帮助一些想参与搬砖的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