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休息了,休息一天,在家睡了个饱觉。
起床收拾完,便下楼开车准备出发,先去给车做个保养,然后再回农场看看。
到达修理铺,当把车子举升起后,发现右前轮扎了一颗钉子,心里就在想:还好先来保养车了,要是先回农场把我扔半道上,又得换备胎,真是麻烦。
老哥手艺很好,三下五除二,拆护板、换机油机滤,还给我加了一瓶玻璃水,顺带看了看空气滤和空调滤,都脏的不行,就一并换了。洗车、补胎一气呵成,我挺满意。
结账时老哥仅收了机油及滤芯的钱,其他项目就全都送我,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经荣华上凉古公路,来一曲汪峰的《河流》,经清源、长城、吴家井回家。
快要到连队的时候,我停下拍了一张照片,我很喜欢这里,因为家的四周全是大农田,远处还有祁连山,到了夏秋季,登高望远,就像在画里。
把车停门口,春节前贴的对联已不见踪影,街道里满是冷清,年轻人都走了,老年人也走了,留下的只有紧扣在大门的那把锈迹斑斑的锁。
出街道左转便是我二姨家,粱奶奶正在院里砸杏仁,我吃了一颗,真的苦呀,我问粱奶奶这有啥用,她说喝稀饭的时候放里面。
不会苦吗?我很是疑惑。
不会。
跟二姨聊了一会,并在二姨家吃了午饭,我拿钥匙回家取东西,顺带看看这个我生活了很多年的院子。
瓦片已经掉落了,水泥地平也开裂了,推门看见十年前父母给我准备的婚房,一张床,摆放了十几年,愣是一次都没睡过,每次进这个房间,都是那么的沉重。
锁好门,跟二姨道别,抄近道回家。
三月的西北大地,树未绿、花未开,给大家看看大农场吧。
春播已经拉开序幕,记忆中的东方红小四轮已经换成了我叫不上名的大型机械。
远处,拖拉机正在用犁尖剖开大地,我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我知道荒芜在一点点消退,那些深埋的、寂静的、等待破壳的“希望”,终将在某个黎明时分,顶开大地的痂皮。
眼前的路,便是我的求学之路,从幼儿班,一直走到了小学五年级。
那时的我们,三年级前父母骑自行车送,四年级开始自己骑自行车。
每年的夏秋季,是我最喜欢的,每天早上,都有一轮巨大的红日与我同行,也许,这便是我为什么喜欢看日出的原因吧,因为它始终在我的血管里奔涌。
黄羊河第二小学。
这里曾是我学习的起点,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看着紧锁的大门和略显破旧的教室,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小时候,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蹦蹦跳跳地来上学,总盼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如今,学校依旧,而那段时光却成了永远的记忆。
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砖,都见证了我的成长。如今,学校已经不再授课,但它依然矗立在这里,提醒着我那段美好的时光。
或许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那么亲切和温暖。时间带走了许多,但也留给了我许多珍贵的回忆。
黄羊河第二小学,虽然你已静默在这里,但你的影子会一直伴随我,温暖我的记忆。
再见,我的小学。
2025年3月30日
祥子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