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动机

一、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从随处可见的惩罚,奖励,到存在正义的歧视,慈善,都是如此。”对此,我非常赞同。我也有两个经历要分享。

二、

第一个经历:大一的时候,学校要求大一学生上晚自习,我就特别烦上晚自习,因为有人看管,太不自由,无法正常学习。因此我参加了维护机房的工作,维护机房就可以不用去晚自习,维护时间从下午六点10分到晚上八点10分。打扫卫生所需要的时间最多半个小时。这样我就可以有一个半小时的自由学习时间。为了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工作上难免会有些疏忽。学校方面一个月检查两三次,如果不合格,就会扣工资,当然扣得工资也就几块钱,对我根本不起作用,只要不削减我的自由学习时间,即使扣我一半工资,我也觉得无所谓。这个经历中,我认为我维护机房的隐性动机是为了得到自由学习时间,而不是钱。

三、

第二个经历:曾有漂亮女生找我做一个PPT, 我要求对方请我吃一顿大餐,我本可以换一个索取回报的方式,比如让对方给我钱会更方便一些。但是,对方请我吃饭的话,我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她,使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形象更好一些,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吃一顿饭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女生建立连接,这才是我真正的隐性动机。

四、

我认为要想使自己的惩罚,奖励等手段有效的话,应该去了解被奖励(惩罚)群体中每个人的需求。假如学校检查我不合格,既扣我工资又让我多干活(削减自由学习时间),这个我肯定是不愿意承受的。怎么使自己的手段更有效,我认为需要运用科学手段和知识,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实施这些手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相信《隐性动机》这本书又打破了许多读者的认知观,有一种“世间没有真情在”的感觉:连慈善这样的亲社会行为都建立在利己...
    努力的麦皮阅读 8,254评论 2 12
  • 本周作业: 隐性动机 - “学生的获利框架”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每一个行为都是...
    resilience青柠阅读 2,806评论 2 5
  • 没学习《隐性动机》这本书时,从未想过人人都存在着隐性动机。 1. 人人都有隐性动机 人人都是自利的,人与人之间的交...
    底气自带香气阅读 3,923评论 1 2
  • #作业#“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从随处可见的惩罚,...
    某君_470b阅读 3,511评论 0 0
  • 蚂蚁私塾本周的主题是“隐性动机”。我们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有动机的,比如吃饭是为了生存,锻炼是为了健康,看书是...
    聊点科技阅读 3,55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