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的思考

平时我们都说家长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什么都做不了,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在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圆桌对话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提到了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第一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气。俞敏洪说,这里的关键,不是去告诉孩子性格和脾气应该怎么变化,而是家长本身脾气性格好不好的问题。“如果家长反复无常,孩子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感。如果家长通情达理,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预料的,孩子就不会产生稀奇古怪的脾气。”

第二是行为规范。不是家长告诉孩子必须天天学习,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怎么接人待物。俞敏洪觉得这里的关键还是在于家长的示范作用。家长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看上去特别小的事情,但是一件两件三件五件十件加起来,这个孩子变成很懂礼貌,很容易被周边的人所接纳。一旦被周边人接纳,他会产生强大的安全感,他的性格、人品就会变得更加的健全。其实很多小事会变成大事”。

第三是兴趣引导。俞敏洪说:“兴趣引导不是家长给孩子强加一个兴趣,告诉你必须干这个事情,而是根据孩子的天性,让它变成自己生命中的某个强项。一旦碰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有成就感,有存在感。”家长不要强化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事情,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建立某方面的自信。“这种自信一定不是说他这门课要学的多好,而是让孩子深刻的相信,不管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其实自己都是被别人接纳的。”

以上就是俞敏洪认为的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以下是我的思考

关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气,实质是家长要有一个好性格和好脾气。如果没有怎么办呢?那就改呗!别说本性难移之类的,你是希望孩子长大后和自己的脾气一样吗?改变,要看这件事对你有多重要。就像一个有30年烟龄的人戒烟一样,平常很难戒掉,当医生给你明确诊断,告诉你不戒烟只能有2年的生命时,你会不会彻底戒烟?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行为规范,我理解是通过家长的示范作用,使孩子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培养一个健康强大的内心,融入不同的关系中。

兴趣引导,就是发现孩子的自身特点,培养自身的强项,这个强项与外界比较,不一定是最强的,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就好,而且这个强项也能不断的滋养他的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育 平时我们都说家长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什么都做不了,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在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
    风云起阅读 225评论 0 0
  • 接触的学生越多,越发现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对孩子要负责任,不代表父母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但我们说家长要...
    来日可方长阅读 508评论 0 0
  • 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平时我们都说家长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什么都做不了,放任孩子自由成长。 在第...
    一枚冰儿阅读 286评论 0 0
  • 走吧走吧 别再独自凌乱 他不是他 他只会自夸 窗户它在嘀嘀嗒 雨水它在哗哗啦 催促着快离家 狂风碾碎过去嘻哈 放下...
    _周先生啊阅读 156评论 0 0
  • 好麻烦…… 就这三个字…… 并没有很开心…… 就用安卓挺好的…… 原谅我就是个懒人…… 买膜买壳的钱都够我买五本书...
    懒猫三娘阅读 2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