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什么“跳出体制外”,你配吗?

半个月来心中的焦虑越积越多,有对论文数据收集无半点进展的焦急;有对英日语学习进度缓慢的无力;有对“学海无边,书囊无底”的焦躁;有对可预见的生活的沮丧;有对未知的未来的恐慌……  

每当面对同事惊异的目光:“学这么多有什么用吗?”“考研有什么用吗?工资能加多少?”“英语还说的过去,日语学了做什么?”等等,当这些质疑越来越多,我是不是也开始对我的坚持产生了动摇?

是忍耐着一尘不变的工作和规章制度,混着日子享受旱涝保收的福利,担着不知哪天真如罗胖所说的“被技术性失业”的心?还是跳出“体制外”?

我想我既披着“红尘事扰雨纷乱”的皮囊,又深埋着“羡归牧马放南山”的闲心,暗藏“雄心壮志”,又不舍“守稳持重”。终是个办不成大事的小女子。

今天看到李尚龙的这么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真正的勇者不是狼狈地逃脱,而是用闲暇时间,磨炼自己,虽然人在体制内,但要保持离开体制还能活得很好的能力。”

半月来心中集聚的焦灼渐渐散去,前路复重重,却并非望之无出处。看多了跳出“体制外”的成功,却忘了是否有跳出体制的实力?识人不清苦果自尝,识己不明自取其辱。

2016年还剩最后的50小时56分,我今年读了多少书?学习了多少知识呢?仔细回想,少的可怜,不得不说很惭愧。

我们已踩在2016的尾巴上迎接2017的开启,辞旧迎新之际总要制定新年计划,来年书单等等。类似的文章已经不少,我也不必凑这份热闹,已经制式化的生活中不凡让它多一些随性和意外,写到这里我想起小学时候看的倪匡《卫斯理》系列里的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教授作出某样极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敌国的间谍多方交涉、试探,使劲各种手段都无法得到这项成果。最终他们计划暗杀教授,但教授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让这项任务也难以完成,最终敌国间谍发现教授家中养着蚂蚁(还是胡峰?),便将蚂蚁和教授的生活规律绘制成图,一并交给了教授。教授发现两者相差无几,最终绝望的自杀了。时隔如此久远的一本书我还能记得大致内容,我也十分奇怪。但这个故事背后的意味却让我总要在已固化的生活中留一些随性和随心。不如此,又岂非和故事里的蚂蚁一样吗?

昨天GET到一个新事物,名叫“遗愿手账”,写下在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心愿,然后努力实现它。重要的不是你列了多少项的清单,而是完成清单的效率,“任何没有走心的努力,都是看起来很努力。”以此共勉,愿2017的你、我、他皆向自己想要的未来迈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初计划的制定方法多样,最重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并且可以落地的,积极向上的。我相信,只要每天坚定不移的进步一点点,...
    美丽文静2阅读 325评论 0 1
  • 没有互相伤害,便没有深情相爱
    Dare_阅读 251评论 0 0
  •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幸福,现实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处处陷阱,好的心态是驾驭我们成功的法则,好心态决定谁...
    乔岩忆梦阅读 119评论 0 0
  • 距离上一次发文已经足足有半年之久,究其原因,大概就是懒癌重症晚期,盖无药可救矣。 最近刚刚从职场撕逼大战中解放出来...
    大王家的紫霞阅读 333评论 0 0
  • 上班的日子,除了睡觉就是上班,煮饭,吃饭。每天都很忙,唯一能放松的时间就是晚上吃完饭后。每晚都累的不...
    红树听涛阅读 44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