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钱钟书在《围城》中成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病态知识分子形象,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新儒林众生相”。

        正如钱钟书在《围城》的序中所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以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为标本,大量描摹知识分子的人性。在《围城》中病态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贪慕虚荣之疾

      首先知识分子的特点是对于文化的虚荣。小说中所谓的哲学家褚慎明靠的是外国哲学家的三四十封回信;就因为写给柏格森的信被退回,他从此对直觉主义痛心疾首;因为罗素肯敷衍中国人,请他喝过一次茶,他便从此研究数理逻辑。其次是知识分子对物质财产的贪慕虚荣。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人不得不为了躲难背井离乡。没想到原本罪恶的战争倒成为了这些文人吹嘘子虚乌有的产业的大好契机。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


二、不学无术之痼

      痼,指“经久难愈的疾病”,这些病态知识分子不学无术的文化劣根性也恰似经久难愈的顽疾。这些知识分子深知文化学识是生根立命的资本,因此靠着伪装、作假在文化圈子中苟延残喘。小说中充斥着熙熙攘攘的所谓专家学者、名士之流,也不乏“学成”归来的留洋博士,更不乏像高松年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名师。靠着弄虚作假和装腔作势,他们伪装成文化学者,一旦剥掉他们高贵的外衣,剩下的只是故作高深的浅陋、貌似聪慧的愚笨。

      不学无术之痼首先体现在所谓的“教授学者”身上。三闾大学的命名耐人寻味,屈原曾任三闾大夫,也称三闾,历来是文人节操的榜样。然而三闾大学的一帮文人却互相倾轧。三闾大学的教授讲师在书中是不学无术的另一类群体。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不把精力放在教学治学上,而是潜心研究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怀疑方鸿渐知道了自己和汪太太的“桃色事件”后利用职权,一心挤走方鸿渐。

        不学无术之痼还体现在留洋学生身上。苏文纨是在法国留学的文学女博士,方鸿渐在无意间道破苏小姐名下的作品是抄袭,被拆穿的苏文纨却依然理直气壮地抵赖。后来她嫁给了“剑桥出身”,但同样写得一手令人作呕的歪诗的曹元朗,又一次证明了她对诗的鉴赏力并无多少高明之处。这群留洋学生的文凭只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三、懦无能之瘁

    瘁,指先天不足的毛病。怯懦无能这种病态有点类似先天不足的“胎里毛病”,集中体现在主人公方鸿渐身上。作者借赵辛楣之口这样说方鸿渐: “你不讨厌,可是你全无用处。”这“全无用处”四个字准确地点明了方鸿渐怯懦无能的性格。方鸿渐名字中的“鸿渐”二字来源于《易经》,寓意便是无论方鸿渐怎么努力,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注定他就是一名失败者。

      方鸿渐的怯懦无能首先体现在他面对感情的时候。情感受挫的方鸿渐爱上唐晓芙后又迟迟未能与苏文纨撇清关系;陷进孙柔嘉精心设计的婚姻圈套后一直处在被动的位置……其次是在他面对事业时体现出来的。拿着假博士文凭归国无奈下接受了远在湖南的三闾大学的聘约,可笑的是这个机会还是拜情敌赵辛楣所赐;来到学校后不尴不尬地教着三个钟点的伦理学;小说的结尾方鸿渐再次决定远赴内地……纵观方鸿渐的谋事之路不难发现,愈是需要他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他愈是软弱、得过且过,让怯懦无能的病态性格占了主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钱钟书在《围城》中成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 钱钟书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对于今天依然有映照作用。 正如钱钟书...
    1137的爸爸1141阅读 5,139评论 0 7
  • 文~林柯榕树下~原创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也是不同的,对于读书这个神圣的事情更是如此。上学时读过的《围城》似...
    林柯榕树下阅读 7,926评论 37 76
  • 《围城》是沦陷区代表作家钱钟书先生所著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发表后曾在中国文坛红极一时,影响深远。这部小说从爱情、事...
    Luciencici阅读 8,269评论 7 65
  • 【开心大团队密训营第六期第二天】 今晚是我在开心大团队密训营的第二天学习,莉塔老师的真情演讲,让我收获极多,那是以...
    31bac4390850阅读 1,287评论 0 0
  • I:有人做了一组实验,当在不确定的因素下面人们的选择会截然不同,然而在事情很确定的情况下,有好坏不同的情况,然而结...
    Helen88阅读 1,3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