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不能抵抗的两件事——读《艺术家们》有感

我们“三新”读书会二季度的书目,是我们的会员、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掖平教授推荐的一本新书,《艺术家们》,冯骥才先生的长篇新作。读前,并不太以为然,觉得画家之类的艺术家们多数都是生活在云彩上的浪漫人类,这类写艺术家的小说或许也是风花雪月而已。不料,读了没几页,我就被它深深地迷住了——它的直面人生,它对人性入骨三分的刻画,三个主要人物的事业家庭爱恨情仇,简直是风起云涌跌宕起伏,令我深陷其中,不能释手,一气看了一天一夜,直至读完。放下书本,书中主人公的命运仍然令我牵念萦怀,感慨万千……

这本跨度50年的小说,以生动细腻的笔触,精彩再现了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着时代和他们,风云际会,霞光万道。社会流变、市场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烬中。深陷于时代漩涡的他们,面对社会与生活的种种诱惑,该怎样支撑理想与才华,何以经营各自的艺术和人生?原本天真单纯的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命运?

这本书是冯先生浸润艺术界多年的累积和升华,是凝聚他艺术人生感悟的澎湃巨作,颇值一读。

摘录其中一些耐人寻味的语句,特此分享。

荒原上的野花是美丽的天意。

人最不能抵抗的是两件事:一是大自然的四季,一是爱生死。

在人生漫漫长途上,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的挚友能陪伴你多久?能至今陪伴你的有几人?当年你们志趣相投,志同道合,歃血为盟,桃园结义,你以为可以终生不弃,永远相好如初。可是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生活目标的改变,切身的环境更新,再加上个人命运的挫折,这些都会使你曾经的伙伴一个个离你而去。也使一些不曾相识的人物顺理成章地走进你的生活,成为你新的同伴,与你相知相交,甚至与你休戚与共,并在一个新天地里共同奋争与追求。

人生就是这样,在这些新的伙伴与你并肩前行的同时,昔日的好友也就自然而然地与你彼此淡漠,相互疏离,如日西去,最终不知不觉之中退出你的人生路。

不管你是否还去念旧与怀旧,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不同时代一定有不同的伙伴,你的身边一定不断更换一些新的面孔,参与你不断更新的生活。

只要你在往前走,一定不断有人从你身边掉队,走出去,还会有人加入进来,跟在你的身旁。

心理的问题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办法化解,可是如果放在一边不去理它,一切就全过去了。

真正的朋友不是为你弹冠相庆,而是在人生的岔道上帮你看清去处。

社会在迅速市场化的过程中,越来越缺乏整体的精神,缺乏精神的纯粹性,浮躁、功利、拜金、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庸俗社会观、时尚、流行文化等等渐渐主宰了生活。消费社会的物质至上,使得人们不再关心纯精神的事物。

一个人肯定会比别人先敏感到自己。对自己失去自觉的人是另一种死亡。

自我欣赏带给人一种好心情。

当夫妻间出现烟雾时,孩子是一把扇子。

当一个人的生活很美好、心满意足时,便隐隐会有一点忧虑,担心生出岔头,担心失去现在。

高调是为了活给人看,低调是为自己活着。

美的敌人不一定是丑,还有俗。

能使自己对俗具有排斥力的,是修养,也是一种教养。

一个社会化的人,表面上盛友如云,实际上这些朋友都是散状的,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难有深交。

审美是一种修养,是没法说服人的。

人突然有了钱,难免想叫人看见钱的价值。

不管你的来路如何清晰,去路依然是一片茫茫,没有途径,也无路标,大多数人都是从众而行。

评价一个人,任何现世的称许与嘉奖都不算数,因为这中间夹杂着种种世俗的功利与谋划,真正认清你的意义的最终还是历史。

思想不怕孤独。真正的思想在被普遍认识到其价值之前,一定要固执地坚守在孤独之中。

被美照亮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

爱美是自己的一种天性,但炫耀是对别人的一种强加,不是人人都分得清楚的。

你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往往十分之难,可是你的生活常常因别人轻易地改变。

气质不只是一种表面的风度,还是实实在在的人品。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活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这几十年来却一下子掉入一个社会的万花筒。不知是生活的变化诱使每个人去求变,还是每个人的求变加剧了生活的疾变和巨变。

你不能用昨天的原则去衡量今天,也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强求别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