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口红利没有 新的红利产生(厉以宁)

工业化社会,劳动力来自于农村。鸦片战争后,外资进入,中国第一批劳动力产生于南方几省。当时没有城乡二元支付,落在上海就成为上海人。但是劳动力主要是重体力劳动,随着缝纫机的发明,连带解决了女性的就业。缝纫机降价以后,家家户户有了缝纫机,妇女不用在工厂里工作,承包制也就出来了。

城乡二元化从五十年代后期出现,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经济向好,但是农村人融入不了城市生活。但是劳动力出现短缺之后,就出现了怎么把有质量的技工留在本地的问题。

目前巨大的变化是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幅度下降。

1 种田好好重,家庭农场有了。

2 打工,转租给其他人。

3 宅基地确权,盖起高层,转租给外地人增加收入。

于是农村好转,出现了城归。  城归是反哺给农村的新鲜血液。

城乡一元化在快速推进。

中国经济有待观察,但是消费观念在在变,投资模式会变,就业形势会变。自由职业越来越多。

创新是重要的,信息是关键的,

重在创意,与银行搞好关系,

关键是思路要改变,改变了思路就成功了。

总之,中国的人力资本革命又出现转移,城市向农村的转移。


这种转移似乎也不过是被动的一种转移,相当于先富起来带动后富,与城市的关系似乎还不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