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周列国志1

第一回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

周朝,自从武王伐纣,即位天子,后面又有周成王、周康王,那些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可以说是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以后第八代天子周夷王,臣子们都不懂得朝见君主的礼仪,诸侯渐渐的强大起来。到第九代周厉王的时候,因为他暴虐无道,被国人所杀。这是千百年来民变的开始。多亏了有周公、召公二人同心协力,立太子靖为王,成为周宣王。他英明有道,任用方叔、召虎等贤臣,重新实行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期的政令,周室再次兴盛。

但是,即使勤政,也到不了武王“丹书受戒,户牖(yǒu)置铭”的境界,虽说到了中兴,也到不了成王、康王时教化大行,重译献雉的地步。

由于不懂,特地搜了几个词的来源:

1、“丹书受戒,户牖置铭”,指周武王立志勤政的决心。故事出自《尚书》,武王登基后召集士大夫开会,请教保证国家昌盛、子孙长久的好办法,官员均不知。武王又去求教姜太公,问“过去黄帝、颛顼(zhuānxū)这些贤明君主的治国之道从哪里能看到呢?”姜太公说:“这些都写在丹书之上,大王要是想听,先做斋戒吧!”要不说上古时期开明呢,现在谁敢跟领导这么说话。过了三天,武王穿戴整齐,太公也穿戴整齐,宣读丹书,大意就是要要诚敬,不要懒惰;要追求正义,不要追求私欲;任何事情,不自强就会失败,不诚敬就不能久长。武王听后,感到震撼,于是写了很多自戒自勉的铭文,在门窗桌子等地方都写了铭文,提示自己不要忘记上天的旨意和太公教诲。

2、“重译献雉”,形容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周成王时候,实行仁政,天下太平,各国争相进献贡品。越裳国经过多次辗转,因为离得远,音使不同,还得多次请翻译,就是为了向周王室进献白雉,所以叫重译献雉。

宣王三十九年,宣王亲征姜戎国,结果大败,因此在太原征兵征粮,准备再战。太宰仲山甫劝他,他不听。回镐京的路上,听到几个小孩唱歌谣:“月将升,日将没。檿yǎn弧箕箙,几亡周国。”周宣王听了之后气坏了,把小孩抓来拷问,宣王问:“这是谁造谣呀?”

一个大点的孩子说:“三天前,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孩,教我们念这四句,不知为什么,一下子全城的小孩都不约而同的唱,又不是光我们唱。”

宣王说:“那穿红衣服的小孩去哪啦?”

孩子说:“教完了我们就不知去向了!”

宣王沉默了好久,把司市官喊来说,要是再有小孩唱这首歌,就连同父兄一起问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东周列国志:绣像珍藏本:全2册/(明)冯梦龙著;蔡元放改编岳麓书社,201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周宣王闻谣轻杀...
    青陆予阅读 6,060评论 3 9
  • 碎碎念 上海眼看温度一路飙到了40度,整个人走在街上感觉要熟了,热到没有上进心 <( ̄3 ̄)> 和炎热夏天最配的,...
    非非凡阅读 342评论 0 5
  • 有一句话老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意思是以前对女人来说,嫁一个好老公是这辈子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不管男性还是女...
    铸就完美阅读 333评论 0 0
  • 文/驭风者 流动的香溪是含苞待放的松脂 把建昭元年的春天滴落成一块琥珀 你临风而立 身后摇曳的竹海碧波荡漾 只有秭...
    驭风者hou阅读 2,237评论 61 40
  • 信啊 你小小的纸片 究竟蕴藏着什么魔力 让我快乐又忧伤 无数次守望 折磨我脆弱的心 我像个黑夜里的行者 企盼你为我...
    月漫香江阅读 319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