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的一件往事

吴宝金是金华《八咏诗社》的老师,他瘦瘦高高,七十出头,很乐意弘扬国粹,教诗育人。他们这代人,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祖国的变迁,可以说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那天课余之间,吴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

他说,那时他才十八九岁,下放到农村。国家正处在严重自然灾害和饥荒的年份。他被安排一个任务,要在短时间内,把耕地犁得更平整。他在三更半夜,借着微弱的月光,赶着大牯牛往田边走。忽然大牯牛停住,不肯走了。虽然那时大牯牛是农村的宝贝,不太舍得打。但为了惩罚它的偷懒,只能用鞭子打它。鞭子打在它皮实的身上,牛无动于衷。再打去,牛依然不动,只见牛的耳朵在扇动。眼看要耽误农活,焦燥无奈之中,他只能扬鞭,朝它皮肤薄弱的地方抽去。牛"哞"的一声叫唤,牴角向前方冲去,他也跟过去,赫然中发现草垛中端坐一条大黄狗,只见这条大黄狗慢条斯理,悠悠然站起来,骄傲地离开了。吴老师这才明白,大牯牛警惕性蛮高的,在那个饥荒年代,狼的出没是很寻常的。幸亏碰见的是黄狗,让他在恍惚中定下神来。

吴老师说,"这件事虽然过去这么多年,让我印象很深。我还特地写了一首词,我觉得这首词挺满意的。”我们叫他发到手机微信群,让我们欣赏。

老师是这么写的。

西江月

记夜耖险遇

初月飔风吹遍,浓云澍雨连绵。

三更抚耖在田间,麦垅疑声莫辨。

瞬霎牯牛收步,耳尖翕动如扇。

倏时牴角近跟前,驱逐钻行黄犬。

我们听了老师的故事,觉得他说得很形象。仿佛见到那幅画面。那时,作为年轻的下乡青年,稚嫩的肩膀担当起农村的劳作,不畏苦,不畏难,半夜劳动,是多么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啊!颇有书画功底的同学葛小芬特意抄写了吴老师的作品。

以前,觉得老师呕心沥血,无偿教我们吟诗作赋是出于他的爱好和乐趣,现在仔细想想,是因为他们这代人深知和平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才会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行动。让我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您,吴老师。

备注:下图是葛小芬同学的作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秋风送爽的晚上,我吃完晚饭,蹦蹦跳跳地冲出家门,奔向停车场,我为什么那么着急呢,这是因为今天晚上可是运动...
    破雷神龙阅读 227评论 2 5
  • 今天晚上是准备整理笔记的,逛了半小时微博,现在想写写前天的“囧旅”。 周六下午五点三十七分,准点,小勺到了重庆。我...
    Staytrue2019阅读 300评论 0 0
  • 抑制邪恶自我,让善良的真我延伸。我的感悟就是:如果早上懒得起床就是邪恶的自我,我们要让真我打败自我,所以当你不想起...
    云_0f62阅读 7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