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多月,一直比较忙,以至于离家三百多米,与单位也只是一路之隔的4A级景区的长风公园都没时间进去溜达一下。然而,最近一周却舍近求远光顾了两家公园,一是4月17日在人民公园走马观花,二是19日近距离俯瞰了世纪公园。
人民公园比较小,大约10公顷,地处上海市中心最繁华地区,公园北接南京西路,南邻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人民广场,西至黄陂北路,东沿西藏中路。由新中国成立后首任上海市市长陈-毅题名的人民公园于1952年开园,迄今73年历史了。上世纪90年代有那么几年,我几乎每周都要经过人民公园,此后就极少去。
在世人眼中,人民公园最有名的或许是“相亲角”“外语角”,然而具体的场景我却一次也没有见过。人民公园作为一个迷你型的公园,植物配置独具匠心,主要是海棠、白玉兰、桃树、牡丹等,里面除了荷花池和碧翠湖,还有南极石、张思德雕像、五卅纪念碑、艺术馆、迷你但齐全的“欢乐谷”。由于地处市中心核心地带,常常被很多人认为是上海的“中-央公园”。
17日那天中午,我因为要到与公园毗邻的市政府办事,出了地铁略早,就在人民公园里疾走而过,几乎斜穿了整个公园。在这暮春时节,恰逢牡丹灼灼,五颜六色的牡丹以其独特的姿态,将“国色天香”的绝美韵致展露无遗,没想到我这灵机一动,一品了牡丹的倾世芳华。回来后一查,才得知人民公园里牡丹园内共种植了19个品种,共计千余株,既有源自中原大地的“洛阳红”等经典品类,更有漂洋过海而来的“岛锦”等海外珍品。尽管我行色匆匆,也算一饱眼福了。
刚刚说到人民公园是上海人心目中的“中-央公园”,19日光临的世纪公园一度就取名为“中-央公园”。这座公园1996年破土动工,1999年底基本建成,于2000年4月对外开放,并将中-央公园名称调整为世纪公园,当时最高领导人在开园17天后视察了公园并题写了公园名称。世纪公园坐落在浦东原来川沙县地界,而我家在浦西,在原先地铁网线不够绵密的本世纪00年代初期去过一次,感觉距离有点远,而且玩起来也有点累,主要是因为它的面积比较大,接近150公顷,差不多是人民公园的15倍,和我家附近的长风公园相比,也差不多是4倍。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4月19日又一次光顾了世纪公园。之所以说是光顾,是因为目睹了世纪公园的满目苍翠和一汪碧水但没有进去游玩。话说我在去年12月底办完了退休手续,迄今与之相关的活动仍然是余音缭绕。春节期间,知道我已经荣休的一个久未联络的故人,想在元宵节之前聚聚,我忘记了当时是找了一个什么借口就提出缓一缓。没想到3月初电话又打来了,看她这么执着,不能辜负人家一片心意,就答应了,但一方面她要先去新加坡旅游,再回乡祭祖,然后还要去东瀛旅游,另一方面我这退而不休的生活还有杂七杂八的许多事情,预估要4月中旬后稍微空一点,于是就约定了4月19日。
当然,请我吃饭不是请我一个人,而是让我约几个大家都熟悉的人一起聚聚。聚会的地点是在地铁18号线迎春路站出站后走不了几十米的一幢高楼的18层。里面的面积有差不多200平方米,有几个工作间,另有会客厅、餐厅、露台等。露台上有盆景,有用于烧烤的台子,还有一面墙可以喷洒“发财水”。站在露台上,视野比较开阔,迎面就是世纪公园,要不是另一幢高楼挡住了视线,或许从不同角度俯瞰世纪公园的风景。朝西看,近在咫尺的就是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银联和浦东新区区政府,可以说就是浦东新区的核心地带。
整个世纪公园相当于一个长方形,主要有湖滨区、观景区、疏林草坪区、鸟类保护区、乡土田园区、异国园区、迷你高尔夫球场区等六七个景点。其中在公园最核心区域的,就是湖滨区和观景区,也就是有大片水域的区域。世纪公园湖滨区内正对着世纪大道的终点,坐落着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世纪花钟;一号门附近用不锈钢网罩制作的树影灯具有现代韵味,示意着新世纪的到来;湖滨区旁是公园最大的中心湖泊——镜天湖,据说在湖滨码头上能眺望整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至于观景区,据说观景平台的东南角是设有208个喷头和600盏彩灯的音乐喷泉;音乐喷泉旁为水上餐厅,餐厅坐岸入湖,三面傍水。
我们聚会的这个大楼,与世纪公园是一路之隔,站在露台目视前方,对应的位置恰好是湖滨区、观景区的中间,公园核心区域的一角可谓尽收眼底。可惜那天本来说有雨但雨没有下来,天空显得阴沉沉的,举起手机拍摄仅仅只能看到一个局部,效果也比较一般。不过,能够俯瞰世纪公园已经属于意外之喜,何况咱们六个人坐在一起,大家海阔天空、无边无际地回忆往事,畅想未来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拍摄于2025年4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