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招聘的方式做采访,不想复盘只想玩的开心

一直都很喜欢听故事,想做采访录,但是一直没有实施。

记忆当中唯一的一次正式采坊是北京峰会时采访的中文冠军王维强强哥。因为比赛前还不知道谁是冠军,所以在比赛的时候我在努力的听着八位演讲比赛选手的演说,为了在采访时和演讲人拉近距离显得题目不是提前准备好的,还现场对题目做了调整。紧张的我在采访前还专门给我们在报社专门做过记者的媛媛同学打了电话确定了采访思路。

现场采访的时候很紧张,因为说后期有剪辑也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峰会采访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发出,根本就没有时间可以剪辑。结果我就被当时的PR大人给K了一顿,我问的题目太尬了,蜻蜓点水没有深度。因为万般准备,我还是忘了提前了解8位选手的背景信息,我感觉我问的很前面,却不知强哥是个风云人物大家对他的背景都很熟悉,很多不用在问了。虽内心不爽,但虚心记下了此条建议,原来想做好一篇采访稿,要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知道自己为什么采访他,根据他的过往进行深挖。

可能这也是一直没开始的原因吧,要做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甚至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对方的作品,走访身边的亲朋。

就在前天我鼓起勇气以学习的名义又进行了一次采访,为了让对方能聊轻松,我翻阅了他近3年的朋友圈,并记下了里面关键的转折点。

基本内容分为以下部分

1、明确我想采访一位什么样的人,确定他是否是我找的人。

2、以学习的名义,问他对我们现状的解决办法。

3、他成功的经验以及现在的现状是否印证他所说。

4、我们是否有契合点可以继续深度合作

5、在采访最后我做出了我的总结,从价值观到自己遗漏的点

每一次采访都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写到这怎么感觉将这次采访做出了招聘的感觉,哈哈很有意思,新的尝试非常开心。不一定每一次复盘都需要反思,因为每一次不一定用上次的方式,换一种不是更好玩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