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其二)(修仙修佛修道)

修仙思想:

修仙讲究的是无为,通过无为提高自己内在修养,通过无为提高自己的境界。总之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需要做。这就是修仙的要领。这是一个新的高度,也是一个新的突破。无为既不同于道教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同于佛教的,放弃自己的欲望。而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事都不想做,什么目标都不设定。总之就是一种无为的境界,从而达到修心养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境界。人生的意义,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人生的价值,每天的运动量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观念,能活一天是一天就是人生的观念。因为互动是双向的,所以任何互动学习,都是要承担风险的。所以可以拒绝互动学习,保持自我,提高防御力。

这里要重新认知一下之前提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认知度越高,娱乐度越少的问题。达到这个境界,由无序变成有序的方式,已经达不到娱乐需求了。因为周围的无序与自己是没有关系的。通俗的来讲,只要自己平静了。周围东西再乱,也影响不到自己。所以这里需要新的娱乐方式。因此我提出了一个新的娱乐方式,就是通过创造事物进行娱乐。既然没有任何新的事物可以提供娱乐,那我们就创造出新的事物。


修佛思想: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修仙讲究的是无为,提高内在修养。修佛讲究的是务实,去帮助周围的人。众所周知,使用屠刀是没有净收益的。只有帮助周围人,才能对整体拥有净收益。还有灵魂的生存能力很强,用屠刀不可能处理干净。所以综合各种原因,佛虽然有巨大的战斗能力,但佛更喜欢帮助周围的人。这种帮助并不像之前所说的,欺骗型付出。而是无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无私的帮助。达到一种通过付出,成全别人的心态。修仙要求自己,摒弃掉所有利己的欲望,因为任何入欲望都有代价的。通过自己达到主观上没有欲望,客观上拥有欲望的心态,实现自己心境的提高。而修佛可以要求自己,捡起部分利他的欲望,让自己达到慈悲为怀的境界,从而达到修佛的效果。


修道思想:

什么都没有,即为道。没有理论储备,没有信仰,没有信条。彻底的随心所欲,因地制宜。没有任何东西,只有一个运转的大脑。放下理论,立地成道,道法自然。什么都没有的哲学,就是道。


最后可以通过朗诵《滕王阁序》和《洛神赋》提高内在修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