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篇】
自13年来到泸州上学,后又在16年从广东顺利结束实习回到泸州,到现在的19年末,转眼已经有6年之久。而在这六年的时间中,我也从一个懵懵懂懂,没有方向,没有追求的男孩变成了虽然迷茫,却也有了所求,有所期待的半个成人。
之所以说自己是“半个成人”,而不是成年人,是因为我总觉得自己相比成年人来说,是缺少了点什么,但当时的我却毫无所觉,只知浑噩度日,不求上进,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才逐渐明白。
13年的时候,初中刚毕业的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离开了我们的母校,来到了当时对我们来说十分向往的城市校园,这是一个专科学校,学校不大,假设一个大嗓门站在操场中间大吼一声,便可以传遍整个校园,但对于刚从农村出来,第一次进入城市校园的我们来说,却也比我们原来的学校大的多,如果当时我们有着现在的意识,大概也就会彻底理解坐井观天这个词罢。
学校虽然不大,但在管理方面却异常严格,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模式,对于当时才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来说,这个词是新鲜的,好奇的,于是我们充满期待和憧憬。而后来的我们也终于体验到,也才明白,所谓的军事管理,其实也就是在严格规则下的一种变形产物,如星期一到星期五要出校门必须请假,家长同意;打扫卫生以后垃圾不能扔垃圾桶里;凌乱的床单要铺的整整齐齐;床上对叠好的被子要摆放成豆腐块;阳台上的漱口杯牙刷等要摆向一个方向,以便接下来的学生会进行检查,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初时我们还感到一阵新鲜,每当临近检查时,我们总是兴致勃勃的跑到寝室,摆弄床单,叠豆腐块,看着学生会的检查人员随意的四处看看之后,在记录表上打上满分,那一刻的我们充满了兴奋感。
然而再多的兴奋也总会到达一个临界点,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不满和压抑,我们在想,为什么垃圾桶里不能丢垃圾;叠好的被子为什么非要是豆腐块;摆放整齐的杯子为什么非要朝一个方向;为什么我们浪费了吃饭的时间却只是为了满足学校的检查,抱着这些不满,我们开始了和学校对抗的念头,于是上课的时候我们跑到后面坐着聊天或趴着睡觉,下课的时候我们用讲台上的粉笔头玩你扔我躲,检查卫生的时候总是备了一大堆零食包,在学生会检查完了之后,立马又丢进了垃圾桶里,在这和学校规则的对抗中,我们得到了无比的满足,似乎觉得这就是我们在学校里的头等大事,却浑然忘了我们来到学校的初衷,以致于在后来的日子里偶尔也充满了唏嘘与感叹,同时也不免为后面的那些事做了一个铺垫,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我知道,这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最难忘的经历
那时的我们还是孩子,那时的我们也不应该还是孩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