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厦迁上犹郭氏源流考(三)

二、祖先迁徙的路线、在瑶厦繁衍居住的传递世次一致。
瑶厦族谱记载,仲和公是符竹延嵩公十五世孙,自符竹迁瑶厦;道信公兄弟是仲和公第五世(即四传)“道”字辈迁居上犹;上犹谱自序中,符竹八传迁瑶厦,瑶厦四传迁上犹。两地谱的记载都是自符竹迁瑶厦,在瑶厦历四传再迁上犹,即:瑶厦迁入、迁出的路线,在瑶厦居住繁衍的世次、代数等记载一致。
三、世系差异明显。
瑶厦谱与上犹谱的世系差异也同样明显。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世系差异最为关键的部份,恰恰就是迁徙到瑶厦居住繁衍的四代人物(上犹谱谓之瑶夏四传)。
瑶厦谱记载的祖系是符竹文格公后裔,始祖仲和公为子仪公二十世孙,迁上犹的凤公兄弟在瑶厦谱的四传世次为:
—仲和—勝五郎—二—鳳—
上犹谱记载的先祖世系中,前八世为文暹公后裔直至庆甫、彦常,而道行公、道信公的祖父和父亲又为文格公后裔云窗、清甫;上犹谱记载迁瑶厦居住的四传世次为:
—慶甫—彥常—雲窗—清甫—
上犹谱中居住瑶夏的四传人物(包括其上溯历代祖先)没有任何迁居龙泉瑶厦的历史记录,这与上犹谱序中由符竹迁瑶夏,再由龙泉瑶夏迁上犹的记载相矛盾;这四代人物分别是两个家族派系北宋时期的两对父子(不可能生存至元朝);上犹谱记载的庆甫、清甫为曾祖孙关系,严重违背古人取名避讳原则(“庆甫”与“清甫”既是谐音还有同字,并且在五服之内),因此,必须对这四传人物进行考证。(未完待续)
续篇网址:瑶厦迁上犹郭氏源流考(四)
瑶厦迁上犹郭氏源流考(五)
瑶厦迁上犹郭氏源流考(六)
瑶厦迁上犹郭氏源流考(一)
瑶厦迁上犹郭氏源流考(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