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人才辈出,是个充满活力与魅力城市。2024年5月25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南山区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名教师研修班,前往南通学习,近距离接触南通教育的思想与理念,本次研修通过专题讲座、名校访学、人文行走等形式展开。一周的学习,收获满满。
一、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在南通,你能处处看到一个人的身影,处处感受到他的气息,这个人就是清末状元——张謇。开班第一课,陈杰教授就给我们讲了张謇的故事。学习结束前的最后一课——参观南通博物馆,我又近距离走进张謇。一个人兴盛了一座城,他白手起家,将一座落后的封建小城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并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他兴办实业、倾资兴学、以商养学,一生所获财富,皆为社会服务。他是百科全书式状元,是最牛跨界达人,创造了20多个全国第一。从1902年他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开始,20年时间先后创办370多所学校,涵盖师范、学前、初等、高等、职业、特殊教育,构建了一个完善全面的教育体系,为后面百年南通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百多年来为南通培养了大批教育人才,现在南通百年以上的学校基本上都是他所创办的,仅从南通学校走出的院士就有52名。南通的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江苏省最前列,各个中学整体强劲,每年的高考,全国的高分几乎都在江苏,而江苏的高分又多数在南通。我们在张謇的雕塑前合影留念,表达我们对敢为人先的张謇先生的敬仰。
二、名师专家讲座,刷新教育理念。四位专家的讲座,每一场于我都是一次头脑风暴和精神洗礼,他们或娓娓道来,幽默风趣;或实例丰富,干货满满;或鞭辟入里,精深透彻。在他们的讲述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南通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上至下浓厚的学术氛围。陈杰教授用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陈教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鞠九兵校长通过生动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怎样做一名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大国良师,希望我们能够站在国家和民族大义的角度作教育,承担教师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王晓东教授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革命的讲座,使我明白了如何改变我们的课堂,使学生“学而乐渔”,学生学习状态是课堂评价的关键。舒兰兰教授通过大量的案例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一篇论文、一个课题是如何诞生的,教育科研助力教师的二次成长,每一个名师都要善于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专家的精彩分享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三、浓郁学校文化,彰显育人特色。办学之道在于人,育人之根在于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一所学校的“魂”。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围绕“以学愈愚”的校训规划了古朴典雅、赏心悦目、独具江南特色的“蕊春园”。从“生命语文”到“儿童美育”,从“以美育德”到“以美成美”,一所百年老校见证南通教育的辉煌。田家炳中学陈永兵校长提出了“校园情感生态场”的理念,学校着力开展“情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创设了“关注生命成长的情感交往课堂”“滋养心灵的德育”等情感育人课程,最终达到如何在独立自主的人格构架下培养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的教育目的。
四、团队引领发展,助推专业成长。感谢研训部为我们搭建的这次学习平台,使我们有机会走进南通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教育名城,近距离地接触了解南通教育的思想与理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名师班的小伙伴们有机会成为同学,一起绘制愿景蓝图,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在互帮互助的七天学习中,我们感受着团队的温暖。
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终身学习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有力践行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智慧型引领者,是我努力的方向。
